青海省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分析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导论 | 第8-14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9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9-12页 |
一、国外相关理论研究述评 | 第9-11页 |
二、国内相关理论研究述评 | 第11-12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第12-13页 |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13-14页 |
第一章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理论概述 | 第14-24页 |
第一节 人力资本的相关概念 | 第14-17页 |
一、人力资本的内涵 | 第14-15页 |
二、人力资本的特征 | 第15-17页 |
第二节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理论 | 第17-21页 |
一、人力资本理论 | 第17-19页 |
二、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第19-21页 |
第三节 常用模型分析 | 第21-24页 |
一、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 第21页 |
二、有效劳动投入模型 | 第21-23页 |
三、人力资本外部性模型 | 第23-24页 |
第二章 青海省人力资本现状分析 | 第24-34页 |
第一节 人力资本计量方法的比较和确定 | 第24-25页 |
第二节 青海省人力资本的总体状况 | 第25-34页 |
一、青海省教育事业总体情况 | 第26-27页 |
二、青海省人口学历情况分析 | 第27-28页 |
三、青海省就业人口学历情况分析 | 第28-29页 |
四、青海省人力资本投资状况 | 第29-31页 |
五、青海省人力资本存量的度量 | 第31-34页 |
第三章 青海省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研究 | 第34-43页 |
第一节 青海省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模型选择 | 第34页 |
第二节 模型相关数据的计量方法 | 第34-38页 |
一、产出水平 | 第34-35页 |
二、物质资本 | 第35-38页 |
第三节 青海省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的计量 | 第38-43页 |
一、模型的变形 | 第38-39页 |
二、模型的构建 | 第39-40页 |
三、各要素对青海省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 第40-43页 |
第四章 提升青海省人力资本贡献率的对策 | 第43-50页 |
第一节 完善人力资本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体制 | 第43-44页 |
一、建立健全的人力资本相关法律法规 | 第43-44页 |
二、完善人力资本相关管理体制 | 第44页 |
第二节 构建多渠道的人力资本投资模式 | 第44-46页 |
一、加大政府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 | 第44-45页 |
二、建立区域人力资本四位一体的投资模式 | 第45-46页 |
第三节 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 | 第46-48页 |
一、加大职业教育的建设 | 第46-47页 |
二、优化高等教育管理模式,调整专业结构 | 第47页 |
三、努力营造专业技术人力资本外部环境 | 第47-48页 |
第四节 优化人力资本分布的区域结构 | 第48-50页 |
一、优化民族地区人力资本 | 第48页 |
二、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加强人力资本的流动性 | 第48-50页 |
结束语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6-58页 |
后记 | 第58-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