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 Abstract | 第4-8 第一章 前言 | 第8-25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12 (一) 西部农村师资的现状不容乐观 | 第8-10 1、教师数量结构性短缺,师资配置不均衡 | 第8-9 2、教师学历偏低,整体素质不高 | 第9 3、教师老龄化,新生教师缺乏 | 第9-10 4、教师流失严重,师资队伍不稳 | 第10 5、教师培训不足,教育理念滞后 | 第10 (二) 和谐社会建设亟需适切性强的农村教师 | 第10-11 (三) 西部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缺乏特色 | 第11-12 二、研究的意义 | 第12-16 (一) 是提升西部农村教师队伍质量的重要保障 | 第12 (二) 是保证西部教师队伍走向专业化的基本前提 | 第12-13 (三) 有利于提高西部农村的教育质量 | 第13 (四) 是实现西部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条件 | 第13-14 (五) 是推动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实现的基础 | 第14 (六) 有利于推动西部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育改革 | 第14-15 (七) 有利于提高地方院校师范类大学生就业率 | 第15-16 三、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第16-22 (一) 国外教师教育研究现状 | 第16-18 1、国外教师教育培养模式 | 第17-18 2、国外教师教育课程设置 | 第18 3、国外教师教育制度建设 | 第18 4、国外教师教育实习环节 | 第18 (二) 地方本科院校对于西部农村教师教育研究现状 | 第18-22 1、地方本科院校在西部农村教师教育模式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 | 第19-21 2、地方本科院校在西部农村教师教育模式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21-22 四、研究的思路、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22-25 第二章 教师教育基本内涵与发展趋向 | 第25-29 一、教师教育的含义 | 第25 二、教师教育的特征 | 第25-28 (一) 教师教育专业化 | 第25-26 (二) 教师教育一体化 | 第26-27 (三) 教师教育大学化 | 第27-28 (四) 教师教育过程的终身化 | 第28 三、当前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 | 第28-29 第三章 地方本科院校面向西部农村的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29-36 一、地方本科院校的职前教师教育现存问题 | 第29-33 (一) 地方本科院校中缺乏面向西部农村教育的准确定位 | 第29-30 (二) 地方本科院校缺乏面向西部农村教育的培养意识与动机 | 第30-31 (三) 地方本科院校缺乏面向西部农村教育的特色化教师培养模式 | 第31 (四) 课程设置上不切合西部农村教育的实际需求 | 第31-32 (五) 专业教育不能有效推动西部农村教育的发展 | 第32-33 (六) 本科院校的教师教育内部支撑体系不完善 | 第33 二、西部农村教师的职后教育现存问题 | 第33-36 (一) 教师职后学历教育的教学能力培养倾向性不强 | 第33-34 (二) 众多教师职后培训流于形式 | 第34 (三) 切合西部教师实际需求的培训课程不足 | 第34-35 (四) 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 第35 (五) 教师参加培训的负担较重 | 第35-36 第四章 面向西部农村教育的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育模式 | 第36-45 一、西部农村教育需求导向下的地方本科院校教师职前教育模式 | 第36-41 (一) 建构切合西部农村教育需求的地方本科院校教师职前教育体系 | 第36-37 (二) 开发切合西部农村教育需求的教师职前教育课程 | 第37-38 (三) 探索订单式西部农村教师培养模式 | 第38 (四) 大力推行面向西部农村的顶岗置换教育实习方式 | 第38-40 (五) 构建以提升教师教育质量为目标的评价体系 | 第40 (六) 完善学校开展农村教育改革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激励机制 | 第40-41 二、实训项目课程导向下的职后教育模式 | 第41-45 (一) 建构地方本科院校教师职前与职后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体系 | 第41-42 (二) 开发切合西部农村教师需求的职后培训项目课程 | 第42 (三) 构建服务西部农村教育的网络培训平台 | 第42-43 (四) 完善高校与地方教育部门在教师培训方面的合作机制 | 第43 (五) 实行政府主导的投入体系 | 第43-45 注释 | 第45-47 参考文献 | 第47-50 后记 | 第50-51 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