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0页 |
1.1 课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电动汽车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5页 |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V2G技术的概述 | 第16-17页 |
1.3.1 V2G技术的概念 | 第16页 |
1.3.2 V2G技术的意义 | 第16-17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20页 |
第2章 V2G充电桩的基本结构与建模 | 第20-38页 |
2.1 V2G电动汽车充电桩的主电路拓扑结构 | 第20-21页 |
2.2 三相半桥电压型PWM整流器 | 第21-30页 |
2.2.1 PWM整流器概述 | 第21页 |
2.2.2 三相半桥电压型PWM整流器的工作原理 | 第21-23页 |
2.2.3 三相半桥电压型PWM整流器的数学模型 | 第23-30页 |
2.3 双向DC/DC变换器 | 第30-33页 |
2.3.1 双向DC/DC变换器的概述 | 第30-32页 |
2.3.2 双向DC/DC变换器的工作原理 | 第32-33页 |
2.4 电动汽车蓄电池的概述 | 第33-37页 |
2.4.1 电动汽车对蓄电池的要求 | 第33页 |
2.4.2 蓄电池的选择 | 第33-35页 |
2.4.3 锂离子电池等效模型 | 第35-36页 |
2.4.4 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方法 | 第36-3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3章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SPWM控制策略的分析 | 第38-44页 |
3.1 PWM整流器控制方式 | 第38-39页 |
3.1.1 直接电流控制 | 第38页 |
3.1.2 间接电流控制 | 第38-39页 |
3.2 PWM整流器的SPWM控制策略的分析 | 第39-41页 |
3.2.1 SPWM脉宽调制的概述 | 第39页 |
3.2.2 PWM整流器的SPWM控制策略的分析 | 第39-41页 |
3.3 系统的仿真分析 | 第41-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V2G充电桩的充放电控制策略研究与系统仿真 | 第44-67页 |
4.1 三相半桥电压型PWM整流器的控制策略的分析 | 第44-51页 |
4.1.1 空间电压矢量的控制 | 第44-48页 |
4.1.2 电流内环、电压外环控制器的设计 | 第48-51页 |
4.2 V2G充电桩的工作模式的分析 | 第51-55页 |
4.2.1 V2G充电桩充电的工作模式的分析 | 第51-53页 |
4.2.2 V2G充电桩放电的工作模式的分析 | 第53-55页 |
4.3 V2G充电桩的充电和放电控制策略的分析研究 | 第55-56页 |
4.4 V2G充电桩的仿真研究 | 第56-64页 |
4.4.1 充电状态下系统的仿真研究 | 第60-61页 |
4.4.2 放电状态下的系统仿真研究 | 第61-64页 |
4.5 V2G充电桩在某高校中的应用设计 | 第64-6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5章 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的实现 | 第67-80页 |
5.1 三相半桥电压型PWM整流器的参数设计 | 第67-72页 |
5.1.1 交流侧电感的设计 | 第67-70页 |
5.1.2 直流侧电容的设计 | 第70-71页 |
5.1.3 功率开关器件的设计 | 第71-72页 |
5.2 双向DC/DC变换器的参数设计 | 第72-73页 |
5.3 DSPTMS320F28335的简介 | 第73页 |
5.4 硬件电路的设计 | 第73-77页 |
5.4.1 采样电路的设计 | 第73-75页 |
5.4.2 DSP供电电路的设计 | 第75-76页 |
5.4.3 驱动电路的设计 | 第76-77页 |
5.5 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77-79页 |
5.5.1 主程序的流程图 | 第77-78页 |
5.5.2 中断程序的流程图 | 第78-79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总结和展望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