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的核心问题、目的与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4 研究综述 | 第12-18页 |
1.4.1 国外研究情况 | 第12-13页 |
1.4.2 国内研究情况 | 第13-17页 |
1.4.3 结论和启示 | 第17-18页 |
2 云南中医医疗集团合作体系的运作 | 第18-45页 |
2.1 云南省中医医疗集团合作体系协作机制 | 第18-19页 |
2.2 云南省中医医疗集团合作体系一体化管理 | 第19-23页 |
2.2.1 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一体化管理 | 第19页 |
2.2.2 云南省中医医疗合作体系双向转诊制度 | 第19-21页 |
2.2.3 云南省中医医疗集团合作体系较为合理的补偿机制 | 第21页 |
2.2.4 云南省中医医疗集团合作体系基本药物制度 | 第21-22页 |
2.2.5 以“人头指标”为核心的医保预付制度 | 第22-23页 |
2.3 云南省中医医疗集团合作体系制度化、人性化激励机制 | 第23-25页 |
2.3.1 合理的选人用人机制 | 第23-24页 |
2.3.2 以绩效工资为核心的分配机制 | 第24-25页 |
2.4 云南省中医医疗集团合作体系改革成效 | 第25-43页 |
2.4.1 集团化优势的凸显 | 第25-26页 |
2.4.2 双向转诊分工协作机制的显著成效 | 第26-29页 |
2.4.3 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破除以药补医机制 | 第29-31页 |
2.4.4 医疗服务水平大幅度提升 | 第31-43页 |
2.4.5 监督机制改革的显著成效 | 第43页 |
2.5 小结 | 第43-45页 |
3 云南省中医医疗集团合作体系运作的有效性分析 | 第45-64页 |
3.1 云南省中医医疗集团合作体系模式梳理与协同分析 | 第45-46页 |
3.2 云南中医医疗集团合作体系协同发展SWOT分析 | 第46-50页 |
3.2.1 SWOT分析法概述 | 第46页 |
3.2.2 优势因素 | 第46-47页 |
3.2.3 劣势因素 | 第47-48页 |
3.2.4 机会因素 | 第48-49页 |
3.2.5 威胁因素 | 第49-50页 |
3.3 基于AHP方法的评价体系 | 第50-61页 |
3.3.1 综合模糊评价 | 第50-52页 |
3.3.2 引入指标 | 第52页 |
3.3.3 引入权重 | 第52页 |
3.3.4 确定评价指标 | 第52-55页 |
3.3.5 构造成对比较阵 | 第55页 |
3.3.6 指标权重计算 | 第55-59页 |
3.3.7 根据考核结果得出的判断 | 第59页 |
3.3.8 考核发现的问题 | 第59-61页 |
3.4 判断云南省中医医疗集团合作体系发展的内、外部环境组合情况 | 第61-62页 |
3.5 小结 | 第62-64页 |
4 中医医疗集团合作体系结构存在的问题 | 第64-67页 |
4.1 云南省中医集团合作体系的问题 | 第64页 |
4.1.1 “多个领域”医疗集团 | 第64页 |
4.1.2 联结松散,整体体制上难以突破 | 第64页 |
4.2 中医集团合作体系协同发展面临的障碍 | 第64-67页 |
4.2.1 不同医疗机构发展理念不一致,协同一致有困难 | 第64-65页 |
4.2.2 缺乏人事编制制度、分级财政制度、医保统筹等方面的有序连接 | 第65页 |
4.2.3 医疗集团定位不明确,缺少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 | 第65-66页 |
4.2.4 医疗集团缺乏科学合理的收益分享、风险分担机制 | 第66-67页 |
5 云南省中医医疗集团合作体系的改进思路 | 第67-78页 |
5.1 云南省中医医疗集团合作体系设计原则与目标 | 第67-68页 |
5.1.1 原则 | 第67页 |
5.1.2 目标 | 第67-68页 |
5.2 云南省中医医疗集团合作体系指导思想 | 第68-69页 |
5.2.1 提高效率的管理实践 | 第68页 |
5.2.2 降低诊疗费用的管理实践 | 第68-69页 |
5.3 合作机制可行性的实证分析与具体措施 | 第69-78页 |
5.3.1 云南中医医疗集团实证分析 | 第69页 |
5.3.2 合作机制的具体措施 | 第69-72页 |
5.3.3 坚持以人为本 | 第72-73页 |
5.3.4 提高医疗机构管理效率 | 第73-75页 |
5.3.5 在降低诊疗费用方面 | 第75页 |
5.3.6 完善分配激励机制 | 第75-78页 |
6 结论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