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打印扫描一体机光电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概况 | 第12-14页 |
1.2.1 打印扫描一体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概况 | 第12页 |
1.2.2 光电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概况 | 第12-14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4页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打印扫描一体机光电数据采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 第16-23页 |
2.1 打印扫描一体机系统结构分析 | 第16页 |
2.2 打印扫描一体机纸张通道结构 | 第16-17页 |
2.3 光电数据采集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 第17-19页 |
2.4 打印扫描一体机光电数据采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 第19-21页 |
2.4.1 光电数据采集系统的图像传感器 | 第20-21页 |
2.4.2 光电数据采集系统的主控芯片 | 第21页 |
2.5 本系统设计的重难点 | 第21-2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打印扫描一体机光电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23-39页 |
3.1 CIS光电转换模块设计 | 第23-24页 |
3.1.1 三通道彩色CIS简介 | 第23-24页 |
3.1.2 三通道彩色CIS外围接口电路设计 | 第24页 |
3.2 A/D模块设计 | 第24-26页 |
3.2.1 A/D转换器介绍 | 第24-26页 |
3.2.2 A/D芯片外围电路设计 | 第26页 |
3.3 FPGA控制电路设计 | 第26-29页 |
3.3.1 FPGA简介 | 第26-27页 |
3.3.2 FPGA外围电路设计 | 第27-29页 |
3.4 DDR2数据缓存模块设计 | 第29-31页 |
3.4.1 DDR2介绍 | 第29-30页 |
3.4.2 DDR2外围电路设计 | 第30-31页 |
3.5 USB2.0 传输接口设计 | 第31-35页 |
3.5.1 USB2.0 介绍 | 第32页 |
3.5.2 USB2.0 芯片介绍 | 第32-33页 |
3.5.3 USB2.0 外围电路设计 | 第33-35页 |
3.6 电源模块设计 | 第35-37页 |
3.7 系统指示灯设计 | 第37-38页 |
3.8 PCB电路板 | 第38页 |
3.9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打印扫描一体机光电数据采集系统的实现 | 第39-66页 |
4.1 FPGA内部功能模块划分 | 第39-41页 |
4.2 前端采集系统设计 | 第41-48页 |
4.2.1 CIS驱动模块设计 | 第41-43页 |
4.2.2 AD配置模块设计 | 第43-44页 |
4.2.3 曝光驱动模块设计 | 第44-46页 |
4.2.4 前端采集控制模块设计 | 第46-48页 |
4.3 DDR2控制模块设计 | 第48-52页 |
4.3.1 DDR2物理层读写实现简介 | 第49-50页 |
4.3.2 DDR2用户层读写控制实现 | 第50-52页 |
4.4 多时钟域设计 | 第52-54页 |
4.4.1 时钟管理模块设计 | 第52-53页 |
4.4.2 系统复位控制模块设计 | 第53-54页 |
4.5 接口通信模块设计 | 第54-57页 |
4.6 图像处理模块设计 | 第57-59页 |
4.6.1 图像校正基本原理 | 第57-58页 |
4.6.2 图像校正的硬件实现 | 第58-59页 |
4.7 USB数据传输控制模块设计 | 第59-62页 |
4.8 USB固件代码设计 | 第62-65页 |
4.8.1 构建框架 | 第64页 |
4.8.2 基于USB的电源管理系统设计 | 第64-65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系统调试结果 | 第66-79页 |
5.1 上板调试 | 第66-68页 |
5.2 低功耗测试 | 第68-70页 |
5.3 图像校正结果测试 | 第70-74页 |
5.4 分辨率测试 | 第74-76页 |
5.5 图像采集速度的测试 | 第76-77页 |
5.6 采集图像效果展示 | 第77-78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9-81页 |
6.1 总结 | 第79-80页 |
6.2 展望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