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素质模型的饭店人才测评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1. 引言 | 第12-22页 |
·研究背景、目的、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素质理论 | 第14-17页 |
·人才测评理论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21页 |
·行为事件访谈法(BEI) | 第19-20页 |
·问卷调查法 | 第20页 |
·工作分析法 | 第20-21页 |
·平衡计分卡法 | 第21页 |
·论文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2.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22-30页 |
·基本概念 | 第22-24页 |
·素质 | 第22页 |
·素质模型 | 第22-23页 |
·人才测评 | 第23页 |
·人才测评的原则 | 第23-24页 |
·理论基础 | 第24-30页 |
·素质模型理论 | 第24-27页 |
·人才测评理论 | 第27-30页 |
3. 饭店人才测评的内容与方法 | 第30-36页 |
·我国饭店人才测评存在问题 | 第30-31页 |
·人才测评理论与技术体系不完善 | 第30页 |
·人才测评工具与技术手段落后 | 第30-31页 |
·人才测评的应用局限在管理层 | 第31页 |
·饭店人才测评的内容 | 第31-32页 |
·饭店人才测评常用方法及比较 | 第32-35页 |
·饭店人才测评常用方法 | 第32-34页 |
·人才测评方法比较 | 第34-35页 |
·基于素质模型的饭店人才测评方法 | 第35-36页 |
4. 饭店员工素质模型构建 | 第36-56页 |
·素质模型构建的背景 | 第36页 |
·饭店员工素质模型构建要点 | 第36-56页 |
·确定绩效标准 | 第37-42页 |
·平衡计分卡确定指标 | 第37-39页 |
·确定关键绩效指标 | 第39-40页 |
·指标的细化分解 | 第40-41页 |
·确定指标的权重 | 第41-42页 |
·建立初级素质模型 | 第42-52页 |
·能力素质结构分析 | 第42-44页 |
·一线执行层员工素质模型 | 第44-51页 |
·素质指标定义、等级及行为举例 | 第51-52页 |
·素质模型的验证及完善 | 第52-54页 |
·选取验证样本 | 第52-54页 |
·饭店一线执行层员工素质模型 | 第54页 |
·饭店管理层员工素质模型 | 第54-56页 |
5. 素质模型在KY饭店人才测评中的应用 | 第56-67页 |
·KY饭店人才测评现状 | 第56页 |
·饭店基于素质模型的人才测评实施 | 第56-65页 |
·饭店人才招聘 | 第56-61页 |
·针对企业招聘的人才测评设计要点 | 第57页 |
·基于素质模型的人才招聘准备阶段 | 第57-59页 |
·基于素质模型的招聘实施 | 第59-60页 |
·招聘效果的评估、反馈 | 第60-61页 |
·饭店人才绩效考核 | 第61-64页 |
·基于素质模型的绩效评价标准 | 第61-62页 |
·基于素质模型的考核实施与应用 | 第62-63页 |
·绩效考核的实施要点 | 第63-64页 |
·饭店员工培训与开发 | 第64-65页 |
·素质模型实施的保障 | 第65-67页 |
·以饭店战略文化为基础 | 第65-66页 |
·健全人力资源管理配套体系 | 第66页 |
·建立素质模型的动态管理机制 | 第66-67页 |
6. 素质模型应用效果评估 | 第67-70页 |
·素质模型应用的信度分析 | 第67-68页 |
·素质模型测量的效度分析 | 第68-70页 |
7. 小结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附录 | 第75-94页 |
附录1 饭店组织结构图(部分) | 第75-76页 |
附录2 KY饭店执行层员工素质指标重要性调查问卷 | 第76-78页 |
附录3 相关系数矩阵 | 第78-81页 |
附录4 解释方差总和 | 第81-83页 |
附录5 解释方差总和 | 第83-84页 |
附录6 成分矩阵 | 第84-85页 |
附录7 因子负荷矩阵 | 第85-86页 |
附录8 主成分转化矩阵 | 第86-87页 |
附录9 行为事件访谈记录 | 第87-88页 |
附录10 素质模型指标定义、等级水平和典型行为 | 第88-91页 |
附录11 KY酒店职位申请表 | 第91-92页 |
附录12 KY酒店餐饮部员工绩效考核评价表 | 第92-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个人简历 | 第95页 |
已发表文章目录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