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绪论 | 第9-13页 |
| (一)汉语成语和文言文教学的价值及意义 | 第9-10页 |
| (二)对于成语定义的研究 | 第10-11页 |
| (三) 汉语成语研究概述 | 第11页 |
| (四) 对成语教学的研究 | 第11-13页 |
| 一、汉语成语和文言文的词类活用现象教学 | 第13-27页 |
| (一)名词做状语教学 | 第13-16页 |
| (二) 名词做动词教学 | 第16-19页 |
| (三) 意动用法教学 | 第19-21页 |
| (四)使动用法教学 | 第21-23页 |
| (五)动词做名词教学 | 第23-24页 |
| (六) 形容词做动词教学 | 第24-25页 |
| (七)形容词做名词教学 | 第25-27页 |
| 二、汉语成语和文言文词义教学 | 第27-32页 |
| (一) 古今词义完全相同的词义教学 | 第27页 |
| (二)古今词义完全不同的词义教学 | 第27-29页 |
| (三)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不同的教学 | 第29-32页 |
| 三、汉语成语和文言文修辞教学 | 第32-41页 |
| (一)借代修辞方式的教学 | 第32-34页 |
| (二) 比喻修辞方式的教学 | 第34-36页 |
| (三) 夸张修辞方式的教学 | 第36-37页 |
| (四)顶真修辞方式的教学 | 第37-38页 |
| (五)对偶修辞方式的教学 | 第38-39页 |
| (六)比拟修辞方式的教学 | 第39-41页 |
| 四、汉语成语与古代汉语句式教学 | 第41-46页 |
| (一) 判断句教学 | 第41-42页 |
| (二)被动句教学 | 第42-43页 |
| (三)省略句教学 | 第43页 |
| (四)倒装句教学 | 第43-46页 |
| 五、历年高考文言文重点实词与成语综合运用教学 | 第46-49页 |
| (一)辽宁省近年高考文言文考察的重点实词与成语结合 | 第46-47页 |
| (二)全国一卷、二卷近年高考文言文考察重点实词与成语结合 | 第47-48页 |
| (三)近年来大连市双基考试重点文言实词与成语结合 | 第48-49页 |
| 六、汉语成语与文言文语言教学的实施建议 | 第49-51页 |
| (一)教师要树立将成语与文言文结合教学的意识 | 第49页 |
| (二)探索汉语成语与语文教学结合的教学方法 | 第49-51页 |
| 结语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3页 |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