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文化因素对诗歌翻译的影响--以1958版和1995版俄译本《红楼梦》“芦雪庵即景联句”为例
| 中文摘要 | 第4页 |
| Аннотация | 第5-11页 |
| 绪论 | 第11-17页 |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 二、本课题研究对象、方法及意义 | 第15-17页 |
| 第一章 诗歌翻译的理论基础 | 第17-25页 |
| 1.1 诗歌翻译的忠实性原则 | 第17-18页 |
| 1.2 诗歌翻译的创造性原则 | 第18-20页 |
| 1.3 诗歌翻译的美学基础 | 第20-21页 |
| 1.4 文化对诗歌翻译的影响 | 第21-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 第二章 1958版译诗和1995版译诗得失对比 | 第25-47页 |
| 2.1 意义传达的得失对比 | 第25-29页 |
| 2.2 翻译意境的得失对比 | 第29-32页 |
| 2.3 文化信息得失对比 | 第32-37页 |
| 2.3.1 周易文化的翻译 | 第32-34页 |
| 2.3.2 服饰民俗文化的翻译 | 第34-37页 |
| 2.4 翻译的美学比较 | 第37-45页 |
| 2.4.1 译文音韵美比较 | 第38-39页 |
| 2.4.2 译文形式美比较 | 第39-41页 |
| 2.4.3 译文修辞手法对比 | 第41-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 第三章 社会文化因素对译文的影响 | 第47-57页 |
| 3.1 译者意识形态变化对译文的影响 | 第48-51页 |
| 3.2 红学研究在国外的发展对译文的影响 | 第51-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 结语 | 第57-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3-65页 |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