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10-14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1 国外中小企业融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中小企业融资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2-14页 |
2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 第14-21页 |
2.1 中小企业的定义 | 第14-17页 |
2.2 我国中小企业经营现状 | 第17页 |
2.3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 第17-21页 |
2.3.1 融资环境有所改善 | 第18-19页 |
2.3.2 融资成本上升 | 第19-20页 |
2.3.3 融资结构单一 | 第20-21页 |
3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分析 | 第21-37页 |
3.1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 第21-24页 |
3.1.1 中小企业整体素质不高 | 第21-22页 |
3.1.2 金融体系因素 | 第22页 |
3.1.3 宏观政策因素 | 第22-23页 |
3.1.4 直接融资状况不理想 | 第23页 |
3.1.5 间接融资存在歧视 | 第23-24页 |
3.2 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原因分析 | 第24-37页 |
3.2.1 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原因总体描述 | 第24-25页 |
3.2.2 基于博弈树的方法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 第25-37页 |
4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国际经验借鉴 | 第37-40页 |
4.1 日本的市场主导型中小企业金融体系 | 第37页 |
4.2 美国的政府主导型中小企业开放性金融体系 | 第37-38页 |
4.3 德国的政府主导型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体系 | 第38-39页 |
4.4 主要发达国家中小企业融资特性 | 第39-40页 |
5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研究 | 第40-48页 |
5.1 全面提高中小企业总体素质 | 第40页 |
5.2 完善中小企业的融资体系 | 第40-44页 |
5.2.1 建立与大型企业区别对待的监管模式 | 第41页 |
5.2.2 建立中小型企业的政策性金融机构 | 第41-42页 |
5.2.3“地下钱庄”阳光化,激活庞大的民间资金 | 第42-43页 |
5.2.4 完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拓宽中小企业间接融资渠道 | 第43-44页 |
5.2.5 积极拓宽融资渠道 | 第44页 |
5.3 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的宏观政策环境 | 第44-45页 |
5.3.1 发挥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作用 | 第44页 |
5.3.2 建立完善的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法规体系 | 第44-45页 |
5.4 从金融机构自身方面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 | 第45-46页 |
5.4.1 重新认识新形势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 第45页 |
5.4.2 不断创新担保方式、产品服务 | 第45-46页 |
5.4.3 健全和完善服务于中小企业产品的定价机制 | 第46页 |
5.4.4 银行积极创新授信审批渠道 | 第46页 |
5.5 政、银、企共同实践和探索 | 第46-48页 |
6 结论 | 第48-49页 |
7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8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