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翻译任务描述 | 第9-11页 |
1.1 翻译任务背景介绍 | 第9-10页 |
1.2 任务目标及性质 | 第10-11页 |
第二章 翻译过程描述 | 第11-17页 |
2.1 译前准备 | 第11-13页 |
2.1.1 发言人分析 | 第11-12页 |
2.1.2 主题准备 | 第12页 |
2.1.3 术语准备 | 第12-13页 |
2.2 翻译过程 | 第13-14页 |
2.3 译后事项 | 第14-17页 |
2.3.1 音频的转录和分析 | 第15页 |
2.3.2 笔记的整理和分析 | 第15-16页 |
2.3.3 译后评价 | 第16-17页 |
第三章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简介 | 第17-21页 |
3.1 奈达的翻译理念简介 | 第17-18页 |
3.2 功能对等的定义及内涵 | 第18-19页 |
3.3 功能对等对此次模拟口译实践报告的指导 | 第19-21页 |
第四章 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交传实例分析 | 第21-34页 |
4.1 难点问题分类 | 第21-28页 |
4.1.1 中国特色词汇 | 第21-23页 |
4.1.2 汉语无主语长句及并列句 | 第23-25页 |
4.1.3 高密度信息句 | 第25-26页 |
4.1.4 逻辑关系模糊句 | 第26-28页 |
4.2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解决方法 | 第28-34页 |
4.2.1 增译、意译之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 | 第28-29页 |
4.2.2 编译之汉语无主句长句及并列句的翻译 | 第29-31页 |
4.2.3 顺句驱动之高信息密度句的翻译 | 第31-32页 |
4.2.4 增补转换之逻辑关系模糊句的翻译 | 第32-34页 |
第五章 口译总结 | 第34-37页 |
5.1 口译经验总结 | 第34-35页 |
5.2 对今后学习的启示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8页 |
附录 | 第38-144页 |
《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 第38-58页 |
官方译文 | 第58-103页 |
笔者译文 | 第103-139页 |
术语表 | 第139-144页 |
致谢 | 第144-14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1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