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第一章 緒論 | 第6-10页 |
·關於入聲演變的研究概況 | 第6-9页 |
·本文的研究對象 | 第9页 |
·本文的研究材料、方法以及其它相關問题 | 第9-10页 |
第二章 從《切韻》到早期等韻圖韻系的變化 | 第10-26页 |
·韻系的變化和構擬 | 第11-20页 |
·早期韻圖中的内外轉 | 第11-12页 |
·蟹攝、止摄和三等韻的分類 | 第12-16页 |
·遇攝、效攝、流摄 | 第16-17页 |
·果攝、假摄和宕攝 | 第17页 |
·通攝和江攝 | 第17页 |
·曾攝、梗攝、山攝和咸攝 | 第17-19页 |
·臻摄和深摄 | 第19-20页 |
·從《切韻》音系到早期韻圖元音的變化和入聲的關保 | 第20-26页 |
第三章 從早期等韻圖到宋元韻圖韻系的變化和入聲的演變 | 第26-33页 |
·宋元等韻圖的性質 | 第26-27页 |
·早期韻圖到宋元等韻圖韻摄的變化 | 第27-30页 |
·從《韻镜》到《切韻指掌圖》、《四聲等子》韻攝的合併 | 第27-30页 |
·《切韻指掌圖》和《四聲等子》入聲分配格局的比较 | 第30页 |
·音系的變化 | 第30-32页 |
·入聲演變的规律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從等韻圖到《中原音韻》韻系的變化和入聲的演變 | 第33-42页 |
·《中原音韻》和宋元等韻圖韻系的差别 | 第34-39页 |
·《中原音韻》韻系的構擬和入聲的舒化 | 第39-42页 |
第五章 總結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限引用的) | 第44-47页 |
附錄 | 第47-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