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1 充电负荷估算与预测 | 第14-15页 |
1.3.2 充电站选址定容 | 第15-16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16-18页 |
第2章 建模与优化理论基础 | 第18-26页 |
2.1 交通需求分布预测模型 | 第18-20页 |
2.1.1 无约束重力模型 | 第18-19页 |
2.1.2 单约束重力模型 | 第19-20页 |
2.2 离散选择模型 | 第20-23页 |
2.2.1 Logit模型 | 第21-22页 |
2.2.2 Probit模型 | 第22-23页 |
2.3 多目标进化算法 | 第23-25页 |
2.3.1 多目标进化算法概述 | 第23-24页 |
2.3.2 SPEA-Ⅱ优化算法 | 第24-25页 |
2.3.3 NSGA-Ⅱ优化算法 | 第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基于目的地选择的电动出租车运营模型 | 第26-43页 |
3.1 模型结构 | 第26-32页 |
3.1.1 居民出行分布预测 | 第26-27页 |
3.1.2 载客目的地选择 | 第27页 |
3.1.3 空驶目的地选择 | 第27-30页 |
3.1.4 出租车空驶分布 | 第30-31页 |
3.1.5 载客率 | 第31-32页 |
3.2 电动出租车运营模型 | 第32-35页 |
3.2.1 模型假设 | 第32-33页 |
3.2.2 电动出租车运营流程 | 第33-34页 |
3.2.3 电动出租车充电站负荷预测和定容 | 第34-35页 |
3.3 算例分析 | 第35-42页 |
3.3.1 算例描述 | 第35-37页 |
3.3.2 模型参数设定 | 第37-38页 |
3.3.3 算法参数设定 | 第38页 |
3.3.4 结果与分析 | 第38-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基于目的地分层选择的电动出租车运营改进模型 | 第43-61页 |
4.1 模型结构改进 | 第43-48页 |
4.1.1 区域划分和道路拥挤度 | 第43-44页 |
4.1.2 泊松分布与载客率 | 第44-45页 |
4.1.3 载客目的地分层选择 | 第45-46页 |
4.1.4 空驶目的地分层选择 | 第46-48页 |
4.2 电动出租车运营模型流程改进 | 第48-53页 |
4.2.1 模型假设 | 第48页 |
4.2.2 电动出租车运营流程 | 第48-50页 |
4.2.3 模型复杂度分析 | 第50-52页 |
4.2.4 电动出租车充电站负荷预测和定容 | 第52-53页 |
4.3 算例分析 | 第53-60页 |
4.3.1 算例描述 | 第53-54页 |
4.3.2 模型参数设定 | 第54-57页 |
4.3.3 算法参数设定 | 第57页 |
4.3.4 结果与分析 | 第57-6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5章 基于多目标进化算法的电动出租车充电站规划模型研究 | 第61-77页 |
5.1 多目标电动出租车充电站规划模型(MOETCSPM) | 第61-63页 |
5.2 求解MOETCSPM的进化算法设计 | 第63-71页 |
5.2.1 求解MOETCSPM的SPEA-Ⅱ算法设计 | 第63-67页 |
5.2.2 求解MOETCSPM的NSGA-Ⅱ算法设计 | 第67-70页 |
5.2.3 算法性能评价与比较 | 第70-71页 |
5.3 算例分析 | 第71-76页 |
5.3.1 算例描述 | 第71-72页 |
5.3.2 模型参数设定 | 第72页 |
5.3.3 算法参数设定 | 第72页 |
5.3.4 结果与分析 | 第72-7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7-78页 |
6.1 总结 | 第77页 |
6.2 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附录 | 第85-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