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音乐技术理论与方法论文--作曲理论论文

西方音乐中的曲调借用手法与其意义解析--以四种类型及代表作为例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言第7-12页
    一、选题依据与研究现状第7-10页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0-12页
第一章 曲调借用的概念与分类第12-20页
    第一节 曲调借用的概念第12-14页
    第二节 曲调借用的分类第14-20页
        1、作为固定旋律的完全型第15页
        2、作为乐曲主题的完全型第15-16页
        3、作为动机模仿的相似型第16-17页
        4、作为并置主题的附加型第17-20页
第二章 四首音乐作品中的曲调借用手法分析第20-29页
    第一节 文艺复兴时期:奥克冈的《越来越》第20-21页
        1、《越来越》的借用曲调来源第20页
        2、《越来越》的定旋律手法分析第20-21页
    第二节 古典主义时期:贝多芬的《迪亚贝利变奏曲》第21-23页
        1、《迪亚贝利变奏曲》的借用曲调来源第22页
        2、《迪亚贝利变奏曲》的变奏手法分析第22-23页
    第三节 浪漫主义时期: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第五乐章)第23-26页
        1、《幻想交响曲》(第五乐章)的借用曲调来源第23-24页
        2、《幻想交响曲》(第五乐章)的隐喻手法分析第24-26页
    第四节 20世纪:齐默尔曼的《士兵们》第26-29页
        1、《士兵们》的借用曲调来源第26-27页
        2、《士兵们》的拼贴手法分析第27-29页
第三章 曲调借用的功能及意义解析第29-37页
    第一节 曲调借用的功能第29-33页
        1、宗教仪式或世俗的实用功能第29-30页
        2、作为主题乐思的艺术功能第30-32页
        3、象征与反讽的美学功能第32-33页
    第二节 曲调借用的意义解析第33-37页
        1、利用借用曲调的可辨认性实现创作意图第33-34页
        2、从借用手法看创作思维与观念的变革第34-37页
结语第37-39页
致谢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歌传承与乡土教育的耦合研究--以“南闸民歌”为例的音乐教育人类学探索
下一篇:中国音乐产业“众筹”现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