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与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一、选题理由 | 第9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一章 中职语文活动课智趣设计理念的提出 | 第12-20页 |
第一节 语文活动课程的理论依据和历史背景 | 第12-15页 |
第二节 中职语文活动课的失趣、失美现状分析 | 第15-18页 |
第三节 中职语文活动课智趣设计概念的提出 | 第18-20页 |
一、情境化(化知为智,随时而变) | 第18-19页 |
二、趣味化(形式多样,活化言语) | 第19页 |
三、层级化(有针对性,职业性) | 第19-20页 |
第二章 中职语文活动课智趣设计价值 | 第20-23页 |
第一节 彰显言语形式之美 | 第20-21页 |
第二节 追溯言语文化之根 | 第21页 |
第三节 还原言语生活之真 | 第21-23页 |
第三章 中职语文活动课智趣设计原则 | 第23-27页 |
第一节 语文味为神--在活动中突出语文味 | 第24-25页 |
第二节 趣味性为形--在活动中加强趣味性 | 第25-26页 |
第三节 实用性为本--在活动中注重实用性 | 第26-27页 |
第四章 中职语文活动课智趣设计实践 | 第27-46页 |
第一节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积累类中职语文智趣活动设计 | 第29-34页 |
一、看图猜成语 | 第30页 |
二、有趣的歇后语 | 第30-31页 |
三、名作欣赏 | 第31-32页 |
四、知识竞赛 | 第32页 |
五、词语竞猜 | 第32-33页 |
六、汉字听写大赛 | 第33页 |
七、改错别字比赛 | 第33-34页 |
第二节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应用类中职语文智趣活动设计 | 第34-40页 |
一、广告语的收集与评论 | 第34页 |
二、猜灯谜 | 第34-35页 |
三、对联 | 第35页 |
四、走进食品包装 | 第35页 |
五、课本剧表演 | 第35-37页 |
六、“别具一格话姓名”“记忆犹新话老师”语文活动 | 第37-38页 |
七、开展辩论赛 | 第38页 |
八、舌尖上的郴州 | 第38-39页 |
九、郴州一日游 | 第39页 |
十、中国酒文化 | 第39页 |
十一、“我所熟悉的名人” | 第39-40页 |
第三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探究类中职语文智趣活动设计 | 第40-46页 |
一、湘西赶尸 | 第42-43页 |
二、走进端午 | 第43页 |
三、民间游戏探究 | 第43-44页 |
四、中国服饰研究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后记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