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理解的心理过程分析
|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 俄文摘要 | 第5-7页 |
| 英文摘要 | 第7页 |
| 目录 | 第9-10页 |
| 引言 | 第10-12页 |
| 第一章、言语理解的心理语言学理论基础 | 第12-22页 |
| 一、心理学理论方面 | 第12-16页 |
| 二、语言学理论方面 | 第16-22页 |
| 第二章、言语理解的影响因素 | 第22-27页 |
| 一、语言知识和言语技能 | 第22-23页 |
| 二、世界知识 | 第23页 |
| 三、文化知识 | 第23-25页 |
| 四、语境 | 第25-27页 |
| 第三章、言语理解的心理过程分析 | 第27-38页 |
| 一、词汇理解 | 第27-30页 |
| 二、句子理解 | 第30-34页 |
| 三、话语理解 | 第34-38页 |
| 第四章、言语理解策略 | 第38-44页 |
| 一、以动词为中心 | 第38-39页 |
| 二、词序 | 第39-40页 |
| 三、推理 | 第40-41页 |
| 四、连贯 | 第41-42页 |
| 五、信息结构 | 第42-44页 |
| 第五章、教学建议 | 第44-47页 |
| 一、合理设置课程,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结构 | 第44页 |
| 二、引导学生把握正确的认知过程 | 第44页 |
| 三、课堂教学形式新颖,能够唤起学生注意 | 第44-45页 |
| 四、加强听、读能力的培养 | 第45页 |
| 五、注重文化知识的导入 | 第45页 |
| 六、加大课堂教学信息量 | 第45-47页 |
| 结论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 附录 | 第51-57页 |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