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5页 |
0.1 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0.1.1 高中化学课程改革 | 第9页 |
0.1.2 高中化学教材习题使用现状 | 第9-10页 |
0.2 研究的目的 | 第10页 |
0.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0.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0.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0.4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0.4.1 文献研究法 | 第14页 |
0.4.2 文本分析法 | 第14页 |
0.4.3 数理统计法 | 第14-15页 |
第1章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及依据 | 第15-21页 |
1.1 教育心理学理论基础 | 第15-16页 |
1.1.1 联结主义理论 | 第15页 |
1.1.2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 第15页 |
1.1.3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 第15-16页 |
1.2 化学习题难度的量化模型 | 第16-19页 |
1.2.1 难度因素 | 第16-17页 |
1.2.2 因素水平划分 | 第17-18页 |
1.2.3 难度量化工具 | 第18-19页 |
1.3 SEC一致性分析范式 | 第19-21页 |
第2章 三套高中化学必修教材课后习题呈现方式的比较 | 第21-25页 |
2.1 教材课后习题界定 | 第21页 |
2.2 教材课后习题数量的比较 | 第21-22页 |
2.3 教材课后习题类型的比较 | 第22-25页 |
第3章 三套高中化学必修教材课后习题难度因素比较 | 第25-33页 |
3.1 背景水平的比较 | 第25-26页 |
3.2 数学技能水平的比较 | 第26-27页 |
3.3 推理水平的比较 | 第27页 |
3.4 知识含量水平的比较 | 第27-28页 |
3.5 开放度水平的比较 | 第28-29页 |
3.6 宏微符转换程度的比较 | 第29页 |
3.7 课后习题难度比较结果 | 第29-33页 |
3.7.1 各因素平均难度 | 第29-30页 |
3.7.2 综合平均难度 | 第30-33页 |
第4章 三套高中化学必修教材课后习题与课程标准一致性分析 | 第33-45页 |
4.1 二维分析表的构建 | 第33-34页 |
4.2 二维分析表数据处理 | 第34-36页 |
4.3 一致性分析比较 | 第36-45页 |
4.3.1 内容主题的一致性分析比较 | 第36-39页 |
4.3.2 认知水平的一致性分析比较 | 第39-41页 |
4.3.3 三套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与课程标准总体一致性分析比较 | 第41-45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5-49页 |
5.1 结论 | 第45-46页 |
5.1.1 三套高中化学必修教材课后习题呈现方式的比较 | 第45页 |
5.1.2 三套高中化学必修教材课后习题难度的比较 | 第45-46页 |
5.1.3 三套高中化学必修教材课后习题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的比较 | 第46页 |
5.2 展望 | 第46-47页 |
5.2.1 注重各类习题的应用与功能的发挥 | 第46-47页 |
5.2.2 深入研究和修订习题编写标准 | 第47页 |
5.2.3 基于课程标准完善教材习题研究和构建 | 第47页 |
5.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