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9-14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三、研究现状分析 | 第9-13页 |
(一)配价的起源和发展 | 第10页 |
(二)动词配价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四、研究内容分析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留学生学习汉语动词常见偏误分析 | 第14-22页 |
一、配价方面的偏误 | 第15-18页 |
(一)使用规则偏误分析 | 第15-16页 |
(二)动元偏误分析 | 第16-18页 |
二、动词本体偏误分析 | 第18-20页 |
三、由动词的移位、省略等因素造成的偏误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动词运用偏误产生的原因 | 第22-27页 |
一、母语对汉语的干扰 | 第22-23页 |
二、过度的泛化 | 第23-24页 |
三、不适当的简化 | 第24页 |
四、学习环境的影响 | 第24-25页 |
五、学习者自身因素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动词教学对象和内容分析 | 第27-31页 |
一、教学对象分析 | 第27-29页 |
(一)年龄的不同 | 第27页 |
(二)认知因素和学习态度的不同 | 第27-28页 |
(三)动机的不同 | 第28页 |
(四)所属文化圈的不同 | 第28页 |
(五)学习阶段的不同 | 第28-29页 |
二、教学内容 | 第29-31页 |
(一)词的读音 | 第29页 |
(二)词的结构、意义 | 第29页 |
(三)词的用法 | 第29-31页 |
第四章 留学生汉语动词教学策略 | 第31-45页 |
一、教学原则 | 第31-33页 |
(一)注重“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 第31页 |
(二)注重少用媒介语的原则 | 第31页 |
(三)认真掌握每一个词的具体含义和用法的原则 | 第31-32页 |
(四)注重词汇讲解和操练相结合的原则 | 第32页 |
(五)注重讲解的浅显,准确,易懂的原则 | 第32页 |
(六)注重提高学习者学习热情的原则 | 第32-33页 |
二、配价方面用法的教学 | 第33-34页 |
(一)将配价语法理论引进对外汉语的课堂教学中。 | 第33页 |
(二)将汉语中一些词义相关却价类不同或使用规则不同的词进行对比。 | 第33-34页 |
三、动词本体的教学 | 第34-38页 |
(一)动词读写教学 | 第34-36页 |
(二)动词语义特征的教学 | 第36-38页 |
四、汉语与母语相对比教学 | 第38页 |
五、文化教学 | 第38-39页 |
六、具体教学方式 | 第39-45页 |
(一)翻译法 | 第39-40页 |
(二)对照法 | 第40-41页 |
(三)形象法 | 第41页 |
(四)归纳法 | 第41-42页 |
(五)词汇教学与汉字(语素)教学、句子教学相结合 | 第42-43页 |
(六)根据遗忘规律来进行复习 | 第43-44页 |
(七)反复练习 | 第44-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