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10-14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四节 论文结构 | 第13-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4页 |
第一节 国外相关研究的述评 | 第14-20页 |
一、国外对空间小品词的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二、国外对表征垂直空间的小品词的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第二节 国内相关研究的述评 | 第20-23页 |
一、国内对方位词的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二、国内对表征垂直空间的方位词的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二章 理论框架 | 第24-40页 |
第一节 方位词的经验相关性 | 第24-25页 |
第二节 方位词语义的意象图式与功能性成分 | 第25-31页 |
一、方位词的意象图式 | 第25-28页 |
二、方位词的功能性成分 | 第28-31页 |
第三节 方位词的原型场景与多义网络 | 第31-36页 |
一、方位词的原型场景 | 第31-33页 |
二、方位词的多义网络 | 第33-36页 |
第四节 现代汉语垂直空间的构建 | 第36-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现代汉语方位词“上”的原型场景与多义网络 | 第40-62页 |
第一节 “上”在实体空间中的原型场景和多义网络 | 第40-44页 |
一、“上”在实体空间中的原型场景 | 第40-43页 |
二、“上”在实体空间中的多义网络 | 第43-44页 |
第二节 “上”在开放路径空间中的原型场景和多义网络 | 第44-61页 |
一、“上”在开放路径空间中的原型场景 | 第44-46页 |
二、“上”在开放路径空间中的多义网络 | 第46-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四章 现代汉语方位词“下”的原型场景与多义网络 | 第62-81页 |
第一节 “下”在实体空间中的原型场景和多义网络 | 第62-63页 |
一、“下”在实体空间中的原型场景 | 第62-63页 |
二、“下”在实体空间中的多义网络 | 第63页 |
第二节 “下”在开放路径空间中的原型场景和多义网络 | 第63-80页 |
一、“下”在开放路径空间中的原型场景 | 第63-66页 |
二、“下”在开放路径空间中的多义网络 | 第66-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结语 | 第81-84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及意义 | 第81-82页 |
第二节 研究不足及展望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