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美学情感论视域下的李斯特音乐美学思想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引言 | 第6-10页 |
| 1 十九世纪西方浪漫主义旗帜下李斯特的音乐创作 | 第10-23页 |
| ·十九世纪西方美学思潮概述 | 第10-11页 |
| ·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音乐文化特征 | 第11-12页 |
| ·浪漫主义思潮下李斯特的创作概述 | 第12-14页 |
| ·创作历程 | 第12-14页 |
| ·李斯特音乐作品的风格分析 | 第14-19页 |
| ·极度的炫技 | 第14-15页 |
| ·浪漫主义的诗意 | 第15-16页 |
| ·宗教式的内省与神秘 | 第16-17页 |
| ·创新意识 | 第17-19页 |
| ·李斯特的音乐思想分析 | 第19-23页 |
| ·矛盾的内心 | 第19-20页 |
| ·革命的态度 | 第20页 |
| ·宗教的意识 | 第20-21页 |
| ·文学的情结 | 第21-23页 |
| 2 李斯特音乐美学思想核心的文化阐释 | 第23-32页 |
| ·音乐,“其思想是灵魂,而技术是骨架” | 第23-25页 |
| ·音乐存在应有“诗歌与宗教之和谐” | 第25-26页 |
| ·音乐其“形式是盛满感情内容的容器” | 第26-29页 |
| ·音乐家“为劳动阶级事业服务” | 第29-30页 |
| ·音乐“揭示”情感 | 第30-32页 |
| 3 李斯特音乐美学思想与西方情感论音乐美学思想 | 第32-39页 |
| ·李斯特的音乐思想及风格在历史中的存在 | 第32-34页 |
| ·李斯特美学思想在情感论美学思想中的地位 | 第34-35页 |
| ·李斯特音乐美学思想作为语言-符号理论的“种子” | 第35-39页 |
| ·作为语义理论的“种子” | 第36-37页 |
| ·作为符号理论的“种子” | 第37-39页 |
| 结语 | 第39-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 附录 | 第42-43页 |
| 致谢 | 第43-44页 |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