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9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8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8-18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第一章 批判性思维理论概述 | 第19-26页 |
第一节 批判性思维的产生 | 第19-22页 |
一、最初起源 | 第19-21页 |
二、发展阶段 | 第21-22页 |
第二节 批判性思维的特征及其特殊性 | 第22-26页 |
一、批判性思维的特征 | 第22-23页 |
二、批判性思维同其他思维方式的比较 | 第23-26页 |
第二章 高中古典诗歌教学培养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 第26-33页 |
第一节 高中生阶段成长特点 | 第26-27页 |
一、高中生理及心理发展特点 | 第26-27页 |
二、高中生思维发展特点 | 第27页 |
第二节 高中生的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必要性 | 第27-30页 |
一、教学规律和个体成长规律的必然要求 | 第28页 |
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 第28-29页 |
三、学生缺少批判性思维影响较大 | 第29页 |
四、当前教育中批判性思维的地位不高 | 第29-30页 |
第三节 高中古典诗歌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30-33页 |
一、批判性思维对古典诗歌教学的意义 | 第30-32页 |
二、古典诗歌教学蕴含着批判性思维的内容 | 第32-33页 |
第三章 高中古典诗歌教学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3-39页 |
第一节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第33-35页 |
一、教学方式单一 | 第33页 |
二、过度追求新颖 | 第33-34页 |
三、缺乏批判性阅读 | 第34-35页 |
第二节 原因分析 | 第35-39页 |
一、教师理念陈旧 | 第35-36页 |
二、教学目标不明确 | 第36页 |
三、思维定势的不良影响 | 第36-37页 |
四、传统文化的中庸之道 | 第37-39页 |
第四章 古典诗歌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策略 | 第39-51页 |
第一节 教学策略 | 第39-44页 |
一、从品读诗歌到撰写诗话 | 第39-40页 |
二、从个别认知到整体认知 | 第40-41页 |
三、从“无疑”处寻“有疑” | 第41-43页 |
四、从单篇阅读到群文阅读 | 第43-44页 |
第二节 培养批判性思维对教师的要求 | 第44-47页 |
一、教学内容选择 | 第44-45页 |
二、教学目标设计 | 第45-46页 |
三、教学活动方式 | 第46-47页 |
四、教师个人素质 | 第47页 |
第三节 在课堂之外的策略 | 第47-51页 |
一、考试试题的设置 | 第48-49页 |
二、评价策略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