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15页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 第12-15页 |
一、研究的对象 | 第12页 |
二、研究的方法 | 第12-13页 |
三、资料的收集与处理 | 第13-14页 |
四、研究的框架图 | 第14-15页 |
第一章 PCK理论研究及文献综述 | 第15-24页 |
第一节 初任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界定 | 第15-16页 |
一、初任教师 | 第15页 |
二、专家型教师 | 第15-16页 |
第二节 PCK理论的起源及其发展 | 第16-24页 |
一、PCK的起源 | 第16-17页 |
二、PCK的发展 | 第17-20页 |
三、新手教师和专家教师的PCK对比研究 | 第20-22页 |
四、PCK的发展对策研究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初任教师与专家型教师PCK个案观察 | 第24-45页 |
第一节 样本选取 | 第24页 |
一、样本学校 | 第24页 |
二、样本对象 | 第24页 |
第二节 全息观察 | 第24-40页 |
一、备课与课前准备差异 | 第24-25页 |
二、课堂实施差异 | 第25-35页 |
三、课后作业评改与反思的差异 | 第35-36页 |
四、他洽与自洽的差异 | 第36页 |
五、语文教学目的观和学生观的差异 | 第36-40页 |
第三节 两位老师PCK结构图 | 第40-45页 |
第三章 研究的结论与启示 | 第45-55页 |
第一节 PCK研究的结论 | 第45-47页 |
一、信念的不同——坚定的教学信念对犹疑的教学信念 | 第45页 |
二、教学的差异——教学重难点的准确设定对教学重难点的模糊定位 | 第45-47页 |
三、课程的把握——明确的语文教学目的对含混的语文教学目的 | 第47页 |
四、学生和情境的影响——学情的正确掌握对学情的把握不足 | 第47页 |
第二节 PCK影响因素分析 | 第47-51页 |
一、信念因素 | 第48-49页 |
二、教学因素 | 第49页 |
三、课程因素 | 第49-50页 |
四、学生和情境因素 | 第50-51页 |
第三节 基于PCK提升的对初任语文教师教育教学的建议 | 第51-55页 |
一、坚定信念,树立理想——向名师学习 | 第51页 |
二、增加历练,关注教学——向实践学习 | 第51-52页 |
三、扎实基础,注重反思——向书本学习 | 第52-53页 |
四、关注学生,创设情境——向生活学习 | 第53-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录 | 第59-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