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信息化环境下理解性教学设计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6页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第8-11页
        1.1.1 教学设计的发展面临的问题第8页
        1.1.2 理解在信息化环境下的意义第8-10页
        1.1.3 理解研究在本团队的积累和发展第10-11页
        1.1.4 本文的研究问题第11页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第11-12页
        1.2.1 研究目标第11页
        1.2.2 研究内容第11-12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2-13页
        1.3.1 研究思路第12-13页
        1.3.2 研究方法第13页
    1.4 研究意义第13-16页
第二章 信息化环境下理解性教学设计内涵第16-30页
    2.1 信息化环境的特征第16-19页
        2.1.1 社会性第16-17页
        2.1.2 技术性第17-18页
        2.1.3 现实性第18-19页
    2.2 信息化教学设计涵义第19-22页
        2.2.1 教学设计的定义第19-20页
        2.2.2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定义第20-21页
        2.2.3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问题第21-22页
    2.3 理解的内涵第22-27页
        2.3.1 日常生活情境中的理解第22-23页
        2.3.2 哲学视野中的理解第23-24页
        2.3.3 认知心理学视野下的理解第24-25页
        2.3.4 复杂性视野下的理解第25-27页
        2.3.5 理解的特征第27页
    2.4 信息化环境下理解性教学设计界定第27-30页
第三章 信息化环境下理解性教学设计框架第30-56页
    3.1 信息化环境下理解性教学设计理论基础第30-37页
        3.1.1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第30-36页
        3.1.2 复杂性理论第36-37页
    3.2 理解相关教学理论框架述评第37-51页
        3.2.1 面向理解的教学框架第38-41页
        3.2.2 有效学习环境的设计框架第41-43页
        3.2.3 一致性建构模式第43-44页
        3.2.4 促进理解的课程设计第44-47页
        3.2.5 理解相关教学理论框架小结第47-51页
    3.3 信息化环境下理解性教学设计框架第51-56页
        3.3.1 教学设计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思路第51-54页
        3.3.2 信息化环境下理解性教学设计框架第54-56页
第四章 信息化环境下理解性教学设计模式及应用阐述第56-76页
    4.1 设定理解性目标第56-59页
        4.1.1 学习者已有理解分析第56-58页
        4.1.2 理解性目标的设计第58-59页
    4.2 促进理解的教学过程设计第59-66页
        4.2.1 围绕理解展开课程设计第60-62页
        4.2.2 设计支架支持理解第62-65页
        4.2.3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理解第65-66页
    4.3 评价学生的理解第66-71页
        4.3.1 理解性教学评价的设计思路第66页
        4.3.2 依据教学实践的理解维度分类第66-69页
        4.3.3 参考经典分类法改编的理解维度分类第69-70页
        4.3.4 理解性教学评价的实施方式第70-71页
    4.4 信息化环境下理解性教学设计的应用第71-76页
        4.4.1 理解性教学与网络课程设计第71-72页
        4.4.2 理解性教学与信息技术课程设计第72-73页
        4.4.3 理解性教学与翻转课堂第73-76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76-78页
    5.1 研究总结第76页
    5.2 后续研究与展望第76-78页
致谢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4页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E-learning环境下基于本体论的资源个性化推荐策略研究--以本科公共课程统考英语为例
下一篇:Dfg5p在酿酒酵母细胞壁修饰过程中的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