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引言 | 第12-17页 |
1.1 教学行为及其认知机制 | 第12-13页 |
1.1.1 师生互动 | 第12-13页 |
1.1.2 交互质量对教学效果的重要影响 | 第13页 |
1.2 教学的脑机制探讨 | 第13-16页 |
1.2.1 教学的单脑机制研究 | 第13-14页 |
1.2.2 超扫描技术的介绍及优势 | 第14页 |
1.2.3 言语交流发现脑间同步性的脑区 | 第14-15页 |
1.2.4 教学互动的脑间机制研究 | 第15-16页 |
1.3 问题提出 | 第16-17页 |
2 方法 | 第17-26页 |
2.1 被试 | 第17页 |
2.2 实验器材与材料 | 第17-19页 |
2.2.1 教学材料 | 第17-18页 |
2.2.2 测验试题 | 第18页 |
2.2.3 行为问卷 | 第18-19页 |
2.3 实验设计 | 第19-20页 |
2.4 实验流程 | 第20-21页 |
2.5 数据收集 | 第21-24页 |
2.6 数据处理 | 第24-26页 |
2.6.1 行为学数据处理 | 第24页 |
2.6.2 脑活动同步性分析 | 第24-26页 |
3 结果 | 第26-47页 |
3.1 行为学数据结果 | 第26-34页 |
3.1.1 测验成绩 | 第26-27页 |
3.1.2 交互质量 | 第27-28页 |
3.1.3 其他额外变量 | 第28-31页 |
3.1.4 交互质量指标的中介效应分析 | 第31-33页 |
3.1.5 愉悦感的中介效应分析 | 第33-34页 |
3.2 近红外结果 | 第34-47页 |
3.2.1 high interaction_transfer 和 low interaction_transfer 条件下师生脑间同步性增强的脑区 | 第34-38页 |
3.2.2 信息传递和交互质量对师生脑间同步性增强的效应分析 | 第38-45页 |
3.2.3 师生脑间同步性增强与测验成绩、交互质量相关 | 第45-47页 |
4 讨论 | 第47-51页 |
4.1 交互质量和信息传递影响教学效果 | 第47-48页 |
4.2 脑间同步性 | 第48-50页 |
4.2.1 师生脑间同步性增强是教学成功的标志 | 第48-49页 |
4.2.2 交互质量显著影响师生脑间同步性增强 | 第49-50页 |
4.2.3 师生脑间同步性增强越大,教学效果越好 | 第50页 |
4.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50-51页 |
5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附录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