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2 问题提出 | 第10-11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2-15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5-25页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2.1.1 国外学生参与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2.1.2 国内学生参与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2.2 教学中的学生参与及其特点 | 第19-23页 |
2.3 学生参与影响因素 | 第23-25页 |
第3章 理论基础 | 第25-29页 |
3.1 杜威的“从做中学”理论 | 第25页 |
3.2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第25-26页 |
3.3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 第26页 |
3.4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26-29页 |
第4章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参与问卷设计 | 第29-35页 |
4.1 调查研究目的 | 第29页 |
4.2 调研对象及地点 | 第29页 |
4.3 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29-33页 |
4.4 调查问卷的科学性检验 | 第33-35页 |
4.4.1 调查问卷的预测及信度检验 | 第33页 |
4.4.2 调查问卷的效度检验 | 第33-35页 |
第5章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参与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35-47页 |
5.1 调查问卷的发放及回收 | 第35页 |
5.2 学生参与状况的统计分析 | 第35-42页 |
5.2.1 行为参与维度的统计分析 | 第38-39页 |
5.2.2 认知参与维度的统计分析 | 第39-40页 |
5.2.3 情感参与维度的统计分析 | 第40-41页 |
5.2.4 小结 | 第41-42页 |
5.3 学生参与影响因素分析 | 第42-47页 |
5.3.1 性别差异对学生参与影响 | 第42-43页 |
5.3.2 民族差异对学生参与影响 | 第43-44页 |
5.3.3 父母学历水平对学生参与影响 | 第44-45页 |
5.3.4 小结 | 第45-47页 |
第6章 初中物理教学学生参与现状的转变策略 | 第47-53页 |
6.1 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活动 | 第47页 |
6.2 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 第47-48页 |
6.3 刺激学生发展需要,提高自我监控的意识 | 第48-49页 |
6.4 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提升学生创新精神 | 第49页 |
6.5 加强多方面沟通,促进学生多方面参与 | 第49-50页 |
6.6 提高提问技能,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 第50页 |
6.7 教学中避免学生参与过度简单化和极端化 | 第50-53页 |
第7章 结束语 | 第53-55页 |
7.1 研究总结 | 第53页 |
7.2 研究的局限性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附录 | 第59-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