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2-13页 |
Abstract | 第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0页 |
1.1. 教育方式优化研究的课题背景 | 第14-16页 |
1.1.1 科学技术持续进步,信息技术快速进入课堂 | 第14页 |
1.1.2. 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产生根本性影响 | 第14-15页 |
1.1.3. 国家层面制定一系列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 | 第15页 |
1.1.4. 人类历史教育理论研究名家辈出、硕果累累 | 第15页 |
1.1.5. 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教育方式的研究亟待加强 | 第15-16页 |
1.2. 课题研究的现实必要性 | 第16-18页 |
1.2.1. 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国家课程标准 | 第16页 |
1.2.2. 实施素质教育,落实人才强国战略 | 第16-17页 |
1.2.3. 转变教育方式,深化教育改革 | 第17页 |
1.2.4. 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效率 | 第17-18页 |
1.3. 教育方式优化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8-20页 |
第2章 研究课题概念及范围界定 | 第20-22页 |
2.1. 信息技术领域 | 第20页 |
2.1.1. 信息技术(全称Information Technology,缩写IT) | 第20页 |
2.2. 教育领域 | 第20-21页 |
2.2.1. 课堂教学 | 第20页 |
2.2.2. 教育方式 | 第20页 |
2.2.3. 教育方式优化 | 第20-21页 |
2.3. 信息技术+教育领域 | 第21页 |
2.3.1. 教育信息化 | 第21页 |
2.3.2. 信息技术支持的教育方式优化 | 第21页 |
2.4 研究范围:整个基础教育(包含各个学段) | 第21-22页 |
第3章 研究现状 | 第22-30页 |
3.1. 各国对教育信息技术的重视 | 第22-25页 |
3.1.1. 美国 | 第22-23页 |
3.1.2. 英国 | 第23页 |
3.1.3. 德国 | 第23页 |
3.1.4. 法国 | 第23页 |
3.1.5. 日本 | 第23-24页 |
3.1.6. 中国 | 第24-25页 |
3.2. 信息技术对教学方式优化的作用 | 第25-26页 |
3.3. 当前信息化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26-28页 |
3.4.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应用的原则 | 第28-30页 |
第4章 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研究原则和方法 | 第30-39页 |
4.1. 教育方式优化研究的理论背景 | 第30-33页 |
4.1.1. 信息技术理论及实践研究成果 | 第30-31页 |
4.1.2. 欧美、前苏联现当代教育研究理论 | 第31-32页 |
4.1.3.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 | 第32页 |
4.1.4. 中国现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 第32-33页 |
4.2. 课题研究主要理论依据 | 第33-35页 |
4.2.1.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研究 | 第33页 |
4.2.2.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 第33-34页 |
4.2.3. TPACK理论 | 第34页 |
4.2.4.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52] | 第34-35页 |
4.2.5 系统论原理 | 第35页 |
4.2.6 控制论(Cybernetics)原理 | 第35页 |
4.3. 教育方式优化研究的基本原则 | 第35-37页 |
4.3.1. 法规原则 | 第35页 |
4.3.2. 规律原则 | 第35-36页 |
4.3.3. 问题原则 | 第36页 |
4.3.4. 创新原则 | 第36-37页 |
4.4. 教育方式优化研究的基本方法 | 第37-39页 |
4.4.1. 调查法 | 第37页 |
4.4.2. 实验法 | 第37-38页 |
4.4.3. 文献法 | 第38页 |
4.4.4. 比较法 | 第38页 |
4.4.5. 个案分析法 | 第38页 |
4.4.6. 数理统计法 | 第38-39页 |
第5章 信息技术支持的教育方式优化研究方案基本内涵 | 第39-52页 |
5.1. 信息技术如何支持教育方式优化 | 第39-44页 |
5.1.1. 课堂教学的环节 | 第39-40页 |
5.1.2. 技术优化课堂导入 | 第40-41页 |
5.1.3. 信息技术优化课堂讲授 | 第41-42页 |
5.1.4. 信息技术优化学习评价 | 第42-44页 |
5.2. 教育方式优化研究的基本内涵 | 第44-52页 |
5.2.1 总体构想 | 第44-45页 |
5.2.2. 模块系统教育方式 | 第45-48页 |
5.2.3. 辐射式平台实作方式 | 第48-50页 |
5.2.4. 2-4-2 优化课堂 | 第50-52页 |
第6章 教育方式优化研究的实践活动 | 第52-59页 |
6.1. 方案示例 | 第52-54页 |
6.2. 不同实践阶段 | 第54-55页 |
6.2.1. 第一阶段:传统教学中教育方式优化研究的萌芽 | 第54-55页 |
6.2.2. 第二阶段:教育方式优化研究的试验实践 | 第55页 |
6.2.3. 第三阶段:教育方式优化研究的总结反思与形成 | 第55页 |
6.3 教育方式优化研究的实践成果 | 第55-58页 |
6.3.1 班级教学实践成效 | 第55-57页 |
6.3.2. 亲友子女指导成效 | 第57-58页 |
6.4. 教育方式优化研究的结果评价 | 第58-59页 |
第7章 总结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附件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