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绪论 | 第7-14页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7-9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7-8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三、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第一章 基础教育智慧化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4-21页 |
一、智慧教育相关概念 | 第14-17页 |
(一)智慧教育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二)基础教育智慧化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三)电子书包 | 第17页 |
二、智慧教育发展的相关传播学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一)教育传播学 | 第17-19页 |
(二)“使用与满足”理论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基础教育智慧化国内外发展的情况 | 第21-34页 |
一、国内基础教育智慧化发展 | 第21-28页 |
(一)国内基础教育智慧化发展简况 | 第21-22页 |
(二)国内基础教育智慧化发展典型案例介绍 | 第22-28页 |
二、国外基础教育智慧化发展 | 第28-34页 |
(一)国外基础教育智慧化发展简况 | 第28-29页 |
(二)培生集团K12数字化出版简况 | 第29-34页 |
第三章 基础教育智慧化宁波市发展的现状 | 第34-42页 |
一、基于教育传播六要素分析宁波市基础教育智慧化发展现状 | 第34-42页 |
(一)教育者 | 第35-36页 |
(二)受教育者 | 第36-37页 |
(三)教育信息 | 第37页 |
(四)教育媒体 | 第37-38页 |
(五)教育环境 | 第38-39页 |
(六)教育传播效果 | 第39-42页 |
第四章 基础教育智慧化宁波市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第42-57页 |
一、宁波市基础教育智慧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42-47页 |
(一)缺乏横向纵深的整体 | 第42-43页 |
(二)智慧教育发展机制缺乏活力 | 第43-44页 |
(三)现有应用研发不精,缺乏针对性 | 第44-45页 |
(四)推广过程过于行政化 | 第45-46页 |
(五)传统观念束缚住教育主体的“手脚” | 第46-47页 |
二、宁波市基础教育智慧化发展对策 | 第47-57页 |
(一)整体规划 均衡发展 | 第47-48页 |
(二)创新机制 盘活经费 | 第48-49页 |
(三)针对开发 建设内容 | 第49-51页 |
(四)激发主动 提高绩效 | 第51-53页 |
(五)角色再造 更新观念 | 第53-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