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生产管理论文--企业技术管理论文

基于制造业服务化视角的我国制造企业创新能力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5页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背景第10-18页
     ·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研究背景第11-18页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8-20页
     ·研究的目的第18-19页
     ·研究的意义第19-20页
   ·研究架构与研究内容第20-23页
     ·研究架构第20-22页
     ·研究内容第22-23页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23-24页
     ·研究方法第23-24页
     ·主要创新点第24页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二章 文献回顾第25-50页
   ·制造业服务化理论研究评述第25-38页
     ·制造业服务化产生的背景第25-27页
     ·国内外关于制造业服务化的研究成果第27-38页
   ·企业创新能力理论研究评述第38-47页
     ·企业创新理论第38-41页
     ·企业能力理论第41-45页
     ·企业创新能力理论第45-47页
   ·制造业服务化视角下企业创新能力的研究第47-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三章 服务环节在创新过程中的价值生成机理研究第50-72页
   ·有关制造业服务化的概念界定第50-53页
     ·服务的概念界定及其特征描述第50-51页
     ·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关系第51-52页
     ·前向服务化第52页
     ·后向服务化第52-53页
     ·现代制造服务业第53页
   ·有关企业创新能力的概念第53-58页
     ·创新的概念界定第53-55页
     ·企业创新能力的构成模型第55-58页
   ·价值链的理论基础第58-61页
     ·波特的价值链理论第58-59页
     ·创新价值链模型第59页
     ·“微笑曲线”理论第59-60页
     ·其他相关理论研究第60-61页
   ·我国制造业价值链的构成及转变分析第61-65页
     ·传统价值链的基本构成第61-62页
     ·制造企业服务功能的演变过程第62-64页
     ·制造服务价值链转变分析第64-65页
   ·现代制造服务的价值来源分析第65-67页
     ·增值服务与基本服务的区别第65-66页
     ·现代制造服务的价值构成分析第66页
     ·服务的二次放大机制对企业价值链的影响第66-67页
   ·顾客的参与和体验对企业价值链的影响第67-71页
     ·企业价值增长的三角形模型第67-68页
     ·顾客感知价值与制造服务价值的关系第68-70页
     ·顾客的参与和体验促使企业价值和顾客价值的最大化第70-71页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四章 制造业服务化与企业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第72-92页
   ·专业优势与企业创新能力的关系第72-77页
     ·理论基础:社会分工理论第72-73页
     ·专业优势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第73-76页
     ·案例分析第76-77页
   ·顾客的参与和体验与企业创新能力的关系第77-81页
     ·理论基础:企业知识理论第77-78页
     ·顾客的参与和体验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第78-79页
     ·案例分析第79-81页
   ·网络化协作与企业创新能力的关系第81-90页
     ·理论基础:开放式创新第81-82页
     ·现代制造服务网络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第82-86页
     ·案例分析第86-90页
   ·制造业服务化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作用的理论模型第90-91页
   ·本章小结第91-92页
第五章 服务化背景下制造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第92-113页
   ·评价的目的与作用第92-93页
   ·评价指标的选择第93-97页
     ·一级评价指标的确定第93页
     ·二级评价指标的选取第93-95页
     ·各级评价指标的涵义第95-97页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第97-102页
     ·常用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第97-98页
     ·基于改进的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第98-102页
   ·两层次灰色关联—模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102-112页
     ·模糊数学的基础理论第102-104页
     ·单层次模糊评价指标体系第104-106页
     ·各底层系统单层次灰色关联—模糊评价指标体系第106-109页
     ·企业创新能力的两层次灰色关联—模糊评价指标体系第109-112页
   ·本章小结第112-113页
第六章 服务化视角的制造企业创新能力评价实证研究第113-141页
   ·问卷设计及数据处理第113-118页
     ·问卷设计第113页
     ·调查企业的基本情况第113-114页
     ·调查结果的统计性描述第114-117页
     ·指标数据的处理方法第117-118页
   ·各底层系统的灰色关联—模糊综合评价结果第118-126页
     ·关于创新机会识别能力的灰色关联—模糊综合评价结果第118-121页
     ·关于创新过程执行能力的灰色关联—模糊综合评价结果第121-123页
     ·关于创新结果评估能力的灰色关联—模糊综合评价结果第123-126页
   ·上层系统的灰色关联—模糊综合评价结果第126-128页
   ·评价结果分析第128-132页
     ·各企业一级指标指数和企业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数排名第128-130页
     ·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创新机会识别能力的影响第130页
     ·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创新过程执行能力的影响第130-131页
     ·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创新结果评估能力的影响第131页
     ·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创新综合能力的影响第131-132页
     ·分析结论第132页
   ·制造业服务化背景下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实现条件、路径及对策第132-139页
     ·我国制造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实现条件分析第132-136页
     ·基于服务转型视角的我国制造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实现路径第136-137页
     ·提升我国制造企业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第137-139页
   ·本章小结第139-141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41-143页
   ·全文总结第141-142页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第142-143页
参考文献第143-155页
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第155-157页
 一、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55-156页
 二、博士期间参与的项目第156-157页
附录1第157-160页
附录2第160-165页
致谢第165页

论文共1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知识进化观的企业创新模式研究
下一篇:基于RQT的低碳环境下企业组织结构对其竞争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