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地方高校教师退出机制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引言第10-21页
 一、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第10-12页
  (一) 选题缘由第10-11页
  (二) 研究意义第11-12页
 二、 研究设计第12-15页
  (一) 研究目标第12页
  (二) 研究内容第12-13页
  (三)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第13-14页
  (四)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4-15页
 三、 研究综述第15-21页
  (一) 国内高校教师退出机制的研究第16-18页
  (二) 国外高校教师退出机制的研究第18-20页
  (三) 已有研究成果述评第20-21页
第一章 相关概念解读与理论基础第21-27页
 一、 相关概念解读第21-23页
  (一) 地方高校第21-22页
  (二) 高校教师第22页
  (三) 退出机制第22-23页
  (四) 地方高校教师退出机制第23页
 二、 理论基础第23-27页
  (一) 库克理论第23-24页
  (二) 古典契约理论第24-25页
  (三) 人-职匹配理论第25-27页
第二章 地方高校教师退出机制现状调查第27-33页
 一、 调查目的第28页
 二、 调查设计第28-30页
  (一) 调查对象第28-29页
  (二) 调查内容第29页
  (三) 调查程序第29-30页
  (四) 调查的测量工具及分析方法第30页
 三、 调查结果第30-33页
  (一) 调查问卷样本构成情况第30-31页
  (二) 地方高校教师退出渠道情况第31-32页
  (三) 地方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情况第32页
  (四) 地方高校教师退出标准情况第32-33页
  (五) 地方高校教师退出程序规范情况第33页
  (六) 地方高校教师退出后保障情况第33页
第三章 地方高校教师退出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第33-42页
 一、 地方高校教师退出机制存在的问题第34-38页
  (一) 教师退出渠道甚少第34-35页
  (二) 教师退出考核评价不到位第35-36页
  (三) 教师退出的标准不合理第36页
  (四) 教师退出的程序不规范第36-37页
  (五) 教师退出保障体系不健全第37-38页
 二、 地方高校教师退出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8-42页
  (一) 地方高校教师职业理念的制约第38-39页
  (二) 地方高校内部制度建设的制约第39-40页
  (三) 地方高校相关配套措施的制约第40-42页
第四章 地方高校教师退出机制的完善路径第42-52页
 一、 转变观念,提高地方高校教师对退出机制的认识水平第43-44页
  (一) 高度重视地方高校教师职业观教育,进行积极引导第43页
  (二) 营造地方高校内教师退出氛围,确立动态发展的观念第43-44页
  (三) 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形成支持地方高校教师退出机制运行的舆论环境第44页
 二、 加强制度建设,为地方高校教师退出机制运行提供制度保障第44-49页
  (一) 构建地方高校科学合理的岗位聘任制第44-46页
  (二) 优化地方高校教师绩效考核评价机制第46-47页
  (三) 健全地方高校教师退出机制第47-49页
  (四) 建立地方高校教师流失补偿机制第49页
 三、 完善配套改革措施,加快地方高校教师退出机制的运行进程第49-52页
  (一) 加强地方高校教育经费投入力度第49-50页
  (二) 健全教师退出相关法律法规第50页
  (三) 完善教师队伍退出保障体系第50-52页
结语第52-54页
 一、 研究结论第52页
 二、 研究展望第52-54页
注释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附录一 地方高校在职教师访谈提纲第60-61页
附录二 地方高校人事部门领导及相关管理人员访谈提纲第61-62页
附录三 地方高校教师退出机制调查问卷第62-6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与研究的课题第65-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公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改革研究--基于制度伦理的视角
下一篇: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我国大学教师文化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