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常用外国语论文--英语论文--语文教学论文

合作学习在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的调查研究

致谢第1-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目录第8-10页
第一章 导论第10-14页
 第一节 问题提出第10-11页
 第二节 研究意义第11-12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第12-14页
第二章 合作学习及有效性的研究综述第14-24页
 第一节 合作学习的定义第14-15页
  (一) 国外学者合作学习的定义第14页
  (二) 国内学者合作学习的定义第14-15页
 第二节 合作学习相关研究概述第15-18页
  (一) 国外合作学习研究现状第15-16页
  (二) 国内合作学习研究现状第16-17页
  (三) 国内英语教学合作学习相关研究现状第17-18页
 第三节 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第18-21页
  (一) 社会互赖理论第18-19页
  (二) 动机理论第19页
  (三) 发展理论第19-20页
  (四) 目标结构理论第20-21页
 第四节 合作学习有效性相关概述第21-24页
  (一) 合作学习有效性概念第21-23页
  (二) 英语合作学习有效性构成第23-24页
第三章 合作学习在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第24-42页
 第一节 研究设计第24-26页
  (一) 访谈和调查问卷对象第24页
  (二) 访谈和调查问卷第24-26页
 第二节 合作学习在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第26-33页
  (一) 班级人数多,小组组建不合理第27页
  (二) 合作学习课前无准备,课堂交流很难深入第27-28页
  (三) 学生讨论合作话题参与不均第28-29页
  (四) 合作学习中课堂秩序难以得到保障第29-30页
  (五) 教师对学生合作学习缺乏有效参与指导第30-31页
  (六) 课堂无效提问也是实施合作学习有效性的障碍第31-32页
  (七) 实施合作学习评价很困难第32-33页
 第三节 合作学习在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实施的影响因素分析第33-42页
  (一) 合作学习本土化在国内的不足第33-35页
  (二) 教师因素第35-38页
  (三) 学生因素第38-40页
  (四) 其他因素第40-42页
第四章 合作学习在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施第42-58页
 第一节 社会支持第42-44页
  (一) 对小班化教学的物质支持第42-43页
  (二) 学校和家长的支持第43-44页
 第二节 教师、学生加强学习合作学习理论第44-47页
  (一) 合作学习对教师能力的要求第44-45页
  (二) 合作学习对学生能力的要求第45-47页
 第三节 营造宽松教学环境的氛围第47-50页
  (一) 优化课堂学生心理环境第47-49页
  (二) 优化课堂物理环境第49-50页
 第四节 组建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第50-53页
  (一) 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第50页
  (二) 确定学习小组的规模第50-51页
  (三) 尝试进行混合编组第51-52页
  (四) 引导学生对小组成员进行角色定位与分工第52-53页
 第五节 有效的合作学习评价第53-55页
  (一) 建立科学有效的合作学习课堂评价标准第53-55页
  (二) 多样评价方式相互结合第55页
 第六节 关注合作学习网络交流第55-58页
第五章 结语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附录一: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实施合作学习教学现状访谈提纲第61-62页
附录二:高职院校英语学生合作学习调查问卷第62-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认知学徒制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研究
下一篇:新课标下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