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3-23页 |
·观点采择概述 | 第13-17页 |
·观点采择的内涵 | 第13-14页 |
·观点采择的分类 | 第14页 |
·社会观点采择的结构及其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观点采择的测量研究 | 第15-17页 |
·观点采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7-18页 |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8-19页 |
·观点采择的影响因素 | 第19-20页 |
·社会观点采择与欺负行为的关系 | 第20-21页 |
·欺负行为概念的界定及特征 | 第20页 |
·欺负行为研究现状 | 第20页 |
·欺负行为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 | 第21-23页 |
·问题提出 | 第21-22页 |
·研究目的 | 第22页 |
·研究假设 | 第22页 |
·研究依据及意义 | 第22-23页 |
2 大学生社会观点采择能力问卷的编制 | 第23-39页 |
·开放式问卷调查和访谈研究 | 第23-26页 |
·研究目的 | 第23页 |
·研究对象 | 第23页 |
·研究方法 | 第23页 |
·结果分析 | 第23-25页 |
·大学生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特点 | 第25-26页 |
·大学生社会观点采择能力问卷编制的理论阐述 | 第26页 |
·问卷题项的编制 | 第26页 |
·大学生社会观点采择能力预试问卷的编制 | 第26-34页 |
·研究目的 | 第26页 |
·研究工具 | 第26页 |
·研究对象 | 第26-27页 |
·问卷施测 | 第27页 |
·数据处理 | 第27页 |
·结果分析 | 第27-34页 |
·大学生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实测问卷的形成 | 第34-39页 |
·研究目的 | 第34页 |
·研究工具 | 第34页 |
·研究对象 | 第34-35页 |
·问卷施测 | 第35页 |
·数据处理 | 第35页 |
·结果分析 | 第35-39页 |
3 大学生社会观点采择能力问卷的初步应用 | 第39-44页 |
·研究目的 | 第39页 |
·研究假设 | 第39页 |
·研究方法 | 第39页 |
·研究对象 | 第39页 |
·研究工具 | 第39页 |
·统计处理 | 第3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9-44页 |
·大学生社会观点采择能力总体特征 | 第39-40页 |
·大学生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在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第40-42页 |
·大学生社会观点采择能力与欺负行为的关系 | 第42-43页 |
·社会观点采择与欺负行为的回归分析 | 第43-44页 |
4 总讨论 | 第44-51页 |
·关于大学生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理论构想 | 第44页 |
·关于大学生社会观点采择能力问卷的编制 | 第44页 |
·大学生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特点研究 | 第44-48页 |
·大学生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基本状况 | 第44-45页 |
·关于性别的研究 | 第45-46页 |
·关于独生与非独生的研究 | 第46页 |
·关于生源地的研究 | 第46页 |
·关于年级的研究 | 第46-47页 |
·大学生社会观点采择能力与欺负行为的关系 | 第47-48页 |
·本研究在社会观点采择和欺负行为方面进行教育工作的启示 | 第48-49页 |
·本研究有待完善和深入研究的地方 | 第49-51页 |
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附录 | 第57-63页 |
后记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