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情感自主与自我同一性的关系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11页
引言第11-13页
1 文献综述第13-24页
   ·自我同一性第13-16页
     ·自我同一性的概念第13-14页
     ·自我同一性的测量第14-16页
   ·情感自主第16-18页
     ·情感自主的概念第16-17页
     ·情感自主的测量第17-18页
   ·父母教养方式第18-20页
     ·父母教养方式的概念第18-19页
     ·父母教养方式的测量第19-20页
   ·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我同一性的关系第20-21页
   ·情感自主与自我同一性的关系第21页
   ·父母教养方式与情感自主的关系第21-24页
2 问题提出第24-25页
   ·以往研究的不足第24页
   ·研究意义第24页
   ·研究目的第24页
   ·研究假设第24-25页
3 研究方法第25-27页
   ·研究对象第25页
   ·研究工具第25-26页
     ·自我同一性地位测定量表第25-26页
     ·青少年情感自主量表第26页
     ·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S-EMBU)第26页
   ·研究程序第26页
   ·数据处理第26-27页
4 研究结果第27-49页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研究第27-29页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地位的一般情况第27-28页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性别差异第28页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年级差异第28-29页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地域差异第29页
   ·大学生情感自主的研究第29-32页
     ·大学生情感自主的一般情况第29-30页
     ·大学生情感自主的性别差异第30页
     ·大学生情感自主的年级差异第30-32页
     ·大学生情感自主的地域差异第32页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第32-35页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一般情况第32-33页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性别差异第33页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年级差异第33-35页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地域差异第35页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情感自主与自我同一性的相关第35-37页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我同一性的相关第35-36页
     ·大学生情感自主与自我同一性的相关第36页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情感自主的相关第36-37页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情感自主对自我同一性的影响分析第37-49页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情感自主总分对自我同一性的影响分析第38-40页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不依赖权威对自我同一性的影响分析第40-41页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父母去理想化对自我同一性的影响分析第41-43页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主体责任感对自我同一性的影响分析第43-45页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自主期待对自我同一性的影响分析第45-46页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自信感对自我同一性的影响分析第46-49页
5 分析与讨论第49-59页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情感自主及父母教养方式的基本特点第49-51页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地位的发展特点第49-50页
     ·大学生情感自主的发展特点第50页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第50-51页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情感自主与自我同一性的关系第51-53页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我同一性的关系第51页
     ·大学生情感自主与自我同一性的关系第51-52页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情感自主的关系第52-53页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情感自主对自我同一性的影响分析第53-56页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情感自主总分对自我同一性的影响分析第53-54页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不依赖权威对自我同一性的影响分析第54页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父母去理想化对自我同一性的影响分析第54-55页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主体责任感对自我同一性的影响分析第55页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自主期待对自我同一性的影响分析第55-56页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自信感对自我同一性的影响分析第56页
   ·教育建议第56-58页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58-59页
结论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7页
附录第67-70页
后记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专生学校归属感与自我概念的关系及其干预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社会观点采择能力问卷的编制及其与欺负行为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