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内燃机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理论论文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曲轴轴系多体动力学研究及扭振分析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3页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13-14页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4-22页
     ·轴系扭转振动研究第14-17页
     ·曲轴系扭转振动的分析计算模型及数值计算方法研究第17-22页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2-23页
第二章 虚拟样机技术及多体动力学基础理论研究第23-34页
   ·虚拟样机技术概述第23-25页
     ·虚拟样机技术的概念及应用第23-25页
     ·虚拟样机技术在发动机轴系设计中的运用第25页
   ·多体动力学理论研究第25-33页
     ·多体动力学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6-27页
     ·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第27-31页
     ·多柔性体系统动力学理论第31-33页
   ·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发动机曲轴轴系动力学仿真建模研究第34-49页
   ·发动机曲轴轴系三维几何模型的建立第34-36页
   ·发动机曲轴轴系多刚体模型的建立第36-38页
   ·刚柔混合模型的建立第38-45页
     ·ADAMS 中生成柔性体的 3 种方法第38页
     ·曲轴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其模态分析第38-42页
     ·利用 ANSYS 软件生成曲轴的模态中性文件第42-45页
     ·发动机刚柔混合模型生成第45页
   ·阻尼和爆发压力的施加第45-48页
     ·发动机的主要参数第45-46页
     ·发动机爆发压力的施加第46-47页
     ·阻尼的施加第47-48页
   ·小结第48-49页
第四章 曲轴轴系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第49-67页
   ·多刚体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分析第49-57页
     ·创建驱动第49页
     ·设置仿真参数并输出仿真结果第49-57页
   ·刚柔混合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分析第57-66页
     ·创建驱动第57页
     ·设置仿真参数并输出仿真结果第57-66页
   ·小结第66-67页
第五章 发动机曲轴轴系扭振仿真分析第67-93页
   ·曲轴扭转振动的分析方法第67-70页
     ·扭振的产生第67页
     ·相对振幅矢量和第67-70页
   ·曲轴系扭转振动计算第70-84页
     ·扭振的计算模型及当量转化第70-78页
     ·固有频率和固有振型计算第78-82页
     ·临界转速计算第82-83页
     ·发动机共振转速分布及需要考虑的简谐次数第83-84页
   ·曲轴轴系扭转振动仿真结果研究第84-92页
     ·各转速工况下单列气缸的曲轴扭振特性研究第84-91页
     ·额定转速工况下曲轴自由端扭振研究第91-92页
   ·小结第92-93页
第六章 发动机曲轴轴系扭振的消减第93-110页
   ·减振措施第93-94页
   ·发动机橡胶减振器的优化设计第94-100页
     ·橡胶减振器工作原理第94-97页
     ·橡胶减振器的设计步骤第97-98页
     ·发动机橡胶扭转减振器机构尺寸及相关参数确定第98-100页
   ·发动机硅油减振器的优化设计第100-104页
     ·硅油减振器优化设计的数学理论研究第101-102页
     ·硅油减振器外形尺寸确定第102-104页
   ·对减振器进行仿真对比研究,确定最优减振器第104-109页
   ·小结第109-110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10-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1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17-118页
致谢第118-119页

论文共11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缸套细部结构对活塞与缸套匹配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活塞二阶运动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