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0-18页 |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内容和框架 | 第15-16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5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5页 |
·论文的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论文的创新和不足 | 第16-18页 |
第2章 信贷配给及其相关理论 | 第18-24页 |
·信贷配给现象及其含义 | 第18-19页 |
·信贷配给产生的原因 | 第19-24页 |
·信用可获性理论 | 第19页 |
·风险及其他因素 | 第19-20页 |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0-22页 |
·信贷合同的执行及法律制度与信贷配给 | 第22页 |
·从产权的角度解释信贷配给 | 第22-24页 |
第3章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 第24-33页 |
·中小企业资金需求与供给严重失衡 | 第24-25页 |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少 | 第25-30页 |
·直接融资门槛高 | 第25-26页 |
·债券融资作用有限 | 第26页 |
·银行贷款是中小企业筹集资金的重要方式 | 第26-28页 |
·通过商业信用和融资租赁的方式获得资金 | 第28-29页 |
·有关中小企业的政策性金融机构缺乏 | 第29-30页 |
·民间金融逐渐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 | 第30页 |
·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 | 第30-31页 |
·宏观环境 | 第31-33页 |
第4章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实证分析 | 第33-44页 |
·模型假设 | 第33-34页 |
·变量的选取和数据来源 | 第34-35页 |
·变量的选取 | 第34页 |
·数据来源 | 第34-35页 |
·实证分析 | 第35-38页 |
·结论及原因分析 | 第38-44页 |
·金融机构没有充分发挥融资职能 | 第38-40页 |
·民间金融力量薄弱 | 第40-41页 |
·担保机制不健全 | 第41页 |
·政府扶持力度不足 | 第41-42页 |
·信贷信息共享机制作用有限 | 第42页 |
·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 | 第42-44页 |
第5章 缓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建议 | 第44-49页 |
·健全金融基础设施 | 第44页 |
·建立多元化竞争性的金融体系 | 第44-46页 |
·建立竞争性的商业性金融市场环境 | 第44-45页 |
·创建服务于中小企业独有的政策性金融机构 | 第45页 |
·通过开发性金融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 | 第45-46页 |
·规范和引导民间金融 | 第46页 |
·丰富信贷产品的内容,推广团体信贷、关系型信贷及供应链金融 | 第46-47页 |
·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的实力、素质和信誉水平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