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3页 |
·选题背景 | 第12-15页 |
·时代变革的客观要求 | 第12-13页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 | 第13-14页 |
·辅导员队伍发展的要求 | 第14-15页 |
·概念的界定 | 第15-17页 |
·学习 | 第15页 |
·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 | 第15-16页 |
·学习型辅导员与学习型辅导员队伍 | 第16页 |
·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 | 第16-17页 |
·研究综述 | 第17-20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本文的创新性 | 第20-21页 |
·选题提出的意义 | 第21-22页 |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文献研究法 | 第22页 |
·个案研究法 | 第22页 |
·问卷调查法 | 第22-23页 |
第2章 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理论基础 | 第23-28页 |
·学习型组织理论 | 第23-24页 |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产生 | 第23页 |
·学习型组织理论在国内的发展 | 第23-24页 |
·终身教育思想 | 第24-25页 |
·终身教育思想的提出 | 第24-25页 |
·终身教育思想在国内的发展 | 第25页 |
·学习型组织的特征 | 第25-27页 |
·善于不断学习 | 第25-26页 |
·领导者角色的转变 | 第26页 |
·拥有共同愿景 | 第26页 |
·学以致用 | 第26-27页 |
·学习型组织与辅导员队伍建设结合研究的可能性 | 第27-28页 |
第3章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 | 第28-36页 |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发展历程 | 第28-30页 |
·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沿革 | 第28页 |
·新时期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 | 第28-30页 |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存在的问题 | 第30-36页 |
·辅导员队伍人员配备不足 | 第31-32页 |
·辅导员培养环节薄弱 | 第32-33页 |
·辅导员队伍不稳定 | 第33-34页 |
·辅导员队伍综合素质难以适应新发展 | 第34-36页 |
第4章 西南交通大学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实例 | 第36-46页 |
·西南交通大学辅导员队伍团队学习方式及意愿的调查 | 第36-41页 |
·西南交通大学辅导员队伍团队学习方式及意愿的基本情况 | 第36-38页 |
·辅导员队伍团队学习存在的问题 | 第38-41页 |
·西南交通大学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施原则 | 第41-42页 |
·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 第41页 |
·个体学习与团队学习相结合 | 第41页 |
·重点学习与全面学习相结合 | 第41页 |
·实际工作与科学研究相结合 | 第41-42页 |
·西南交通大学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途径 | 第42-46页 |
·提供愿景激励,增加凝聚力 | 第42页 |
·加强反思学习,不断自我超越 | 第42-43页 |
·强化团队学习,提高整体素质 | 第43-44页 |
·深化系统思考,逐步推进 | 第44页 |
·提供政策保障,制度牵引 | 第44-46页 |
第5章 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策略探讨 | 第46-61页 |
·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目的 | 第46-48页 |
·促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 第46-47页 |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 第47页 |
·促进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发展 | 第47-48页 |
·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原则 | 第48-50页 |
·工作学习化与学习工作化相结合 | 第48-49页 |
·阶段性学习与长期学习相结合 | 第49页 |
·继承与大胆创新相结合 | 第49-50页 |
·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路径探讨 | 第50-61页 |
·建立共同愿景,增强凝聚力 | 第50-51页 |
·解放思想,积极创新 | 第51-53页 |
·统筹兼顾,系统思考 | 第53-54页 |
·强化团队学习,建立学习机制 | 第54-55页 |
·明确规划,不断实现超越 | 第55-56页 |
·政策引导,制度保障 | 第56-61页 |
结语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附录 | 第68-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