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二语习得中“了”的使用偏误及其教学策略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6页
引言第6-11页
第一章 研究标准及依据第11-19页
   ·"了1"的语法意义及用法第11-14页
     ·"了1"的语法意义第11-12页
     ·"了1"的用法第12-14页
   ·"了2"的语法意义及使用规律第14-17页
     ·"了2"的语法意义第14-16页
     ·"了2"的使用规律第16-17页
   ·"了1"与"了2"语法意义的相似性第17页
   ·本文采用的"了"字划分标准与研究依据第17-19页
     ·教学大纲对"了"用法的规定第17-18页
     ·《汉语教程》中对"了"字用法的规定第18页
     ·本文关于"了"字使用偏误的研究标准第18-19页
第二章 对外汉语教学中学生的"了"字习得偏误第19-27页
   ·"了"字习得偏误的语料来源第19页
   ·"了"的句内使用偏误及原因分析第19-23页
     ·"了"在句内的已用用错第19-20页
     ·"了"在句内的该用未用第20页
     ·其它第20-21页
     ·对"了"在句内的使用偏误的进一步思考第21-23页
   ·"了"的篇章中使用偏误及原因分析第23-27页
     ·篇章及篇章偏误概念的界定第23-24页
     ·"了"在篇章中的使用偏误及分析第24-25页
     ·对"了"在篇章中的使用偏误的进一步思考第25-27页
第三章 由"了"的使用偏误看对外汉语的教学策略第27-38页
   ·"了"字的基本意义及用法的教学策略第27-28页
     ·影响"了"的使用的因素不是单一的第27页
     ·掌握"了"字的基本用法第27-28页
   ·"了"字的特殊用法及修辞意义的教学策略第28-30页
     ·"了1"的特殊用法——隐现第28-29页
     ·"了2"的表达效果第29-30页
     ·"了"字特殊用法及意义的教学策略第30页
   ·关于对外汉语教材中"了"的语法点的编排建议第30-32页
     ·对外汉语教材的评价标准第30-31页
     ·"了"的语法点在对外汉语语法体系中的定位第31页
     ·对"了"字语法点在对外汉语教材中的编排的建议第31-32页
   ·对教师在"了"字课堂教学中的建议第32-34页
     ·口语互动,增加教学的趣味性第32-33页
     ·注重对比,强化助词的区分性第33页
     ·命题写作,提升"了"字在篇章中的正确运用第33页
     ·自行改错,利用改错环节巩固语法知识第33-34页
   ·充分运用好学生的母语正迁移作用第34页
   ·培养学生的汉语思维习惯第34-36页
     ·语言的习得受思维的影响第34-35页
     ·汉语思维在汉语学习中的重要性第35页
     ·如何培养学生的汉语思维第35-36页
   ·培养学生使用"了"的语感第36-38页
     ·语感培养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第36页
     ·如何培养留学生的汉语语感第36-38页
第4章 结论第38-39页
注释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2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42-43页
致谢第43-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副词“常”和“常常”历时演变比较研究
下一篇:南京方言语气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