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全称量词与否定词之间辖域关系的在线理解--母语使用者和二语学习者的对比研究
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图目录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概述 | 第12-16页 |
·研究目的及范围 | 第12-13页 |
·理论背景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研究目标 | 第14-15页 |
·论文结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6-29页 |
·量词辖域:定义及问题的提出 | 第16页 |
·英汉量词辖域对比:句法学视角 | 第16-23页 |
·英语量词辖域的歧义句法解释 | 第17-20页 |
·汉语量词辖域关系的句法解释 | 第20-23页 |
·英汉量词辖域的理解:儿童语言发展视角 | 第23-25页 |
·英语儿童对量词辖域理解能力的发展 | 第23-24页 |
·汉语儿童对量词辖域理解能力的发展 | 第24-25页 |
·英汉量词辖域的理解:第二语言习得视角 | 第25-27页 |
·二语学习者对英语量词歧义辖域的习得 | 第25-26页 |
·二语学习者对汉语量词辖域的习得 | 第26-27页 |
·本实验的理据 | 第27-29页 |
第三章 理论框架 | 第29-33页 |
·可学性问题和刺激贫乏问题 | 第29页 |
·子集原则和二语习得 | 第29-30页 |
·二语习得领域对子集原则的两种假说 | 第30-31页 |
·子集原则与英、汉语辖域关系 | 第31-32页 |
·两种假说对二语学习者理解汉语辖域关系的预测 | 第32-33页 |
第四章 汉语母语者加工汉语辖域关系的在线实验 | 第33-42页 |
·研究问题及假说 | 第33页 |
·研究问题 | 第33页 |
·研究假说 | 第33页 |
·实验方案及预测 | 第33-34页 |
·研究方法 | 第34-37页 |
·实验被试 | 第34页 |
·材料及设计 | 第34-36页 |
·实验程序 | 第36-37页 |
·结果 | 第37-39页 |
·讨论 | 第39-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五章 欧美留学生加工汉语辖域关系的在线实验 | 第42-51页 |
·研究问题及假说 | 第42-43页 |
·研究问题 | 第42页 |
·研究假说 | 第42-43页 |
·实验方案及预测 | 第43-44页 |
·研究方法 | 第44-45页 |
·被试 | 第44页 |
·材料及设计 | 第44页 |
·实验程序 | 第44-45页 |
·结果 | 第45-47页 |
·讨论 | 第47-48页 |
·子集原则 | 第47页 |
·关于“都” | 第47-48页 |
·综合发现及讨论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1-54页 |
·研究目标及发现 | 第51-52页 |
·研究目标 | 第51页 |
·研究发现 | 第51-52页 |
·研究的主要贡献 | 第52页 |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52-53页 |
·未来研究的方向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附录 24 组目标测试句语境 | 第59-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