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法论文--近代、现代语法论文

“(是)SVO的”句式的共时与历时考察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目录第6-8页
0 绪论第8-16页
   ·研究对象与范围的界定第8-9页
     ·句式的界定第8-9页
     ·一些需要说明的问题第9页
   ·前人研究述评第9-15页
     ·有关“(是)……的”类句式分类情况及“(是)SVO 的”句式生成问题的研究述评第10-13页
     ·有关“是”与“的”性质的研究述评第13-14页
     ·不足与反思第14-15页
   ·语料来源第15-16页
1 “(是)SVO 的”句式的共时平面描写第16-30页
   ·“(是)SVO 的”句式的句法特性第16-24页
     ·句式的整体结构分析第16页
     ·“是”与“的”的句法特性及其相互关系第16-20页
     ·动词 V 的句法属性第20-21页
     ·宾语 O 的句法属性第21-24页
   ·“(是)SVO 的”句式的语义特征第24-28页
     ·“(是)SVO 的”句式对责任者的确认作用第24-25页
     ·“(是)SVO 的”句式的已然义特性第25-28页
   ·小结第28-30页
2 “(是)SVO 的”句式与“(是)SV 的 O”句式的异同比较第30-41页
   ·二者所共有的方面第30-33页
     ·句式的整体句法结构第30-32页
     ·句式的已然义特性第32-33页
   ·“(是)SVO 的”句式与“(是)SV 的 O”句式的相异之处第33-40页
     ·动词 V 与宾语 O 的关系的不同第33-35页
     ·“是”与“的”关系的不同第35-38页
     ·句式的话题衔接功能不同第38-40页
   ·小结第40-41页
3 “(是)SVO 的”句式的发展演化过程第41-56页
   ·唐宋时期的判断句第41-43页
   ·从“NP1是 NP2”到“NP(是)SV 的”句式第43-48页
     ·“是”的焦点化第43-46页
     ·定语小句句法地位的上升第46-48页
   ·话题 NP 的省略第48-50页
   ·动词 V 的不及物化第50-53页
   ·“(是)SVO 的”句式的最终形成第53-55页
   ·小结第55-56页
4 总结第56-59页
   ·论文内容总结第56-57页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57-59页
     ·创新第57-58页
     ·不足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致谢第63-64页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五官动词的语义演变研究
下一篇:认知及文化视角下汉、英、日动物隐喻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