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绪论 | 第10-24页 |
第一章 《唐韵辑略》韵字在大徐本《说文解字》中的对应情况 | 第24-50页 |
第一节 平声韵各韵中之小韵反切及同音字在大徐本《说文》中对应情况 | 第25-34页 |
第二节 上声韵各韵中之小韵反切及同音字在大徐本《说文》中对应情况 | 第34-39页 |
第三节 去声韵各韵中之小韵反切及同音字在大徐本《说文》中对应情况 | 第39-43页 |
第四节 入声韵各韵中之小韵反切及同音字在大徐本《说文》中对应情况 | 第43-47页 |
第五节 小结 | 第47-50页 |
第二章 《唐韵辑略》韵字在小徐本《说文解字篆韵谱》中的对应情况 | 第50-62页 |
第一节 平声韵字在小徐本《说文解字篆韵谱》中的对应情况 | 第50-52页 |
第二节 上声韵字在小徐本《说文解字篆韵谱》中的对应情况 | 第52-55页 |
第三节 去声韵字在小徐本《说文解字篆韵谱》中的对应情况 | 第55-58页 |
第四节 入声韵字在小徐本《说文解字篆韵谱》中的对应情况 | 第58-60页 |
第五节 小结 | 第60-62页 |
第三章 《唐韵辑略》反切上字研究 | 第62-104页 |
第一节 唇音研究 | 第62-83页 |
第二节 舌音研究 | 第83-85页 |
第三节 牙音研究 | 第85-87页 |
第四节 齿音研究 | 第87-93页 |
第五节 喉音研究 | 第93-95页 |
第六节 半舌音、半齿音研究 | 第95-96页 |
第七节 声母小结 | 第96-99页 |
第八节 声母表 | 第99-104页 |
第四章 《唐韵辑略》反切下字研究(上) | 第104-136页 |
第一节 通摄研究 | 第104-107页 |
第二节 江摄研究 | 第107页 |
第三节 止摄研究 | 第107-113页 |
第四节 遇摄研究 | 第113-114页 |
第五节 蟹摄研究 | 第114-119页 |
第六节 臻摄研究 | 第119-123页 |
第七节 山摄研究 | 第123-132页 |
第八节 效摄研究 | 第132-136页 |
第五章 《唐韵辑略》反切下字研究(下) | 第136-164页 |
第九节 果摄 | 第136页 |
第十节 假摄 | 第136-137页 |
第十一节 宕摄 | 第137-138页 |
第十二节 梗摄 | 第138-143页 |
第十三节 曾摄 | 第143-144页 |
第十四节 流摄 | 第144-147页 |
第十五节 深摄 | 第147页 |
第十六节 咸摄 | 第147-152页 |
第十七节 韵母小结 | 第152-164页 |
第六章 《唐韵辑略》声调研究 | 第164-166页 |
第一节 各声调之间的混切 | 第164-165页 |
第二节 声调小结 | 第165-166页 |
第七章 总论 | 第166-170页 |
附录1 | 第170-172页 |
附录2 | 第172-174页 |
参考文献 | 第174-1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178-180页 |
致谢 | 第180-182页 |
个人简历 | 第182-1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