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关于认知结构理论的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地理认知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文献研究法 | 第16页 |
·调查分析法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地理认知结构的理论概述 | 第18-36页 |
·地理认知结构的涵义 | 第18-24页 |
·地理认知结构的概念界定 | 第18页 |
·地理认知结构与地理知识结构的关系 | 第18-20页 |
·地理认知结构的主要特征 | 第20-23页 |
·地理认知结构的分类 | 第23-24页 |
·地理认知结构的构建机制 | 第24-26页 |
·良好的地理认知结构的特征和功能 | 第26-32页 |
·良好的地理认知结构应具备的特征 | 第26-31页 |
·良好的地理认知结构的认知功能 | 第31-32页 |
·影响学生地理认知结构构建的因素 | 第32-36页 |
·客观因素 | 第32-33页 |
·主观因素 | 第33-36页 |
第三章 高中生地理认知结构特征的调查与分析 | 第36-58页 |
·地理认知结构的调查方法 | 第36-37页 |
·基于知识结构图的地理认知结构特征调查 | 第37-46页 |
·调查方案 | 第37-38页 |
·调查过程 | 第38-39页 |
·调查结果分析 | 第39-46页 |
·基于试题分析的地理认知结构特征调查 | 第46-52页 |
·调查方案 | 第46-47页 |
·调查过程 | 第47页 |
·调查结果分析 | 第47-52页 |
·问卷调查 | 第52-57页 |
·调查方案 | 第52-53页 |
·调查过程 | 第53页 |
·调查结果分析 | 第53-57页 |
·调查总结 | 第57-58页 |
第四章 构建良好地理认知结构的教学策略 | 第58-83页 |
·注重学生原有的地理认知结构 | 第58-62页 |
·了解学生原有地理认知结构的途径 | 第58-60页 |
·做好初、高中地理知识的衔接工作,加强固定点的巩固 | 第60-61页 |
·注意相邻学科知识对高中自然地理学习的影响 | 第61-62页 |
·利用多种教学方式手段,优化地理认知结构 | 第62-65页 |
·创设问题情境 | 第62-64页 |
·运用先行组织者 | 第64-65页 |
·重视结构化教学,完善地理认知结构 | 第65-78页 |
·教学内容结构化加工 | 第65-66页 |
·设计结构化的学习活动 | 第66-67页 |
·运用结构化的形式表征知识 | 第67-70页 |
·指导学生整理知识 | 第70-78页 |
·加强地理变式练习,强化地理认知结构 | 第78-83页 |
·促进产生式知识的自动化 | 第79-80页 |
·形成地理策略性知识 | 第80-82页 |
·变式练习应注意的问题 | 第82-83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83-85页 |
·本文研究结论 | 第83-84页 |
·本文研究不足之处 | 第84页 |
·后续研究的展望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
附录 | 第89-94页 |
附录A:高中生自然地理学习情况调查 | 第89-91页 |
附录B:问卷调查各项结果统计 | 第91-92页 |
附录C:上海高中地理教材第一册(中图版)知识体系 | 第92-9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