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物理论文

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整合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研究概述第9-18页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9-11页
  一、研究的背景第9页
  二、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三、研究的意义第10-11页
 第二节 研究的现状、目标和内容第11-15页
  一、国内外课程整合的研究现状第11-15页
  二、研究的目标和内容第15页
 第三节 研究的设计和方法第15-18页
  一、研究的设计第16页
  二、研究的方法第16-18页
第二章 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8-24页
 第一节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第18-21页
  一、学习理论第18-20页
  二、教学论第20-21页
 第二节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概念第21-24页
  一、信息技术的概念第21页
  二、课程整合的概念第21-23页
  三、物理演示实验的概念第23-24页
第三章 信息技术与物理演示实验整合的意义第24-29页
 第一节 物理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第24页
 第二节 物理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第24-26页
 第三节 物理演示实验设计要遵循的原则第26-27页
 第四节 信息技术与物理演示实验整合的必要性第27-29页
  一、传统的中学物理演示实验的局限性第28页
  二、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演示实验整合的必要性第28-29页
第四章 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演示实验整合的教学模式设计第29-36页
 第一节 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学物理演示实验课件的开发与设计第29-33页
  一、设计与开发中学物理演示实验课件的主要思路第29-31页
  二、课件主要内容选取第31页
  三、课件的开发关键技术第31-32页
  四、课件的主要界面展示第32-33页
 第二节 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演示实验整合的教学模式的实施准备第33-36页
  一、课前教学准备第33-34页
  二、课堂组织教学第34-35页
  三、课后反思教学第35-36页
第五章 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演示实验整合的教学模式的教学试验第36-50页
 第一节 试验研究及准备情况简介第36-38页
  一、研究目的第36页
  二、研究计划第36-38页
 第二节 第一轮教学试验的行动研究第38-44页
  一、目标第38页
  二、计划第38-39页
  三、行动第39页
  四、观察第39页
  五、反思第39-43页
  六、小结第43-44页
 第三节 第二轮行动研究第44-47页
  一、目标第44页
  二、计划第44页
  三、行动第44-45页
  四、观察第45页
  五、反思第45-46页
  六、小结第46-47页
 第四节 第三轮行动研究第47-50页
  一、目标第47页
  二、计划第47页
  三、行动第47-48页
  四、观察第48页
  五、反思第48-49页
  六、小结第49-50页
第六章 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演示实验整合后的教学模式评价分析第50-58页
 第一节 基于信息技术的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模式的评价第50-56页
  一、基于信息技术的物理演示实验教学设计方法科学性的评价第50-51页
  二、基于信息技术的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模式操作性的评价第51-53页
  三、基于信息技术的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模式有效性的评价第53-56页
 第二节 基于信息技术的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模式认同度的调查第56-58页
  一、教师认同度的调查与分析第56页
  二、学生认同度的调查与分析第56-57页
  三、分析总结第57-58页
第七章 研究结论和后续发展第58-59页
 第一节 研究结论第58页
  一、研究结论第58页
  二、研究的创新点第58页
  三、研究的不足第58页
 第二节 研究的后续发展方向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附录第61-74页
 附录一:部分教学设计第61-67页
  案例一的教学设计第61-62页
  案例二的教学设计第62-65页
  案例三的教学设计第65-67页
 附录二:课堂教学评价表第67-68页
 附录三:学生成绩表第68-72页
  三 3班学生前测及单元测试成绩第68-70页
  三 2班学生前测及单元测试成绩第70-72页
 附录四:基于信息技术的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模式的问卷调查(教师)第72-73页
 附录五:基于信息技术的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模式的问卷调查(学生)第73-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下一篇:“分层—学案—导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