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6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页 |
二、研究问题 | 第10-11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3页 |
五、概念界定 | 第13-15页 |
(一) 语音 | 第13-14页 |
(二) 语音能力 | 第14页 |
(三) 英语超音段音位 | 第14页 |
(四) 英语标准发音 | 第14-15页 |
六、论文框架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6-25页 |
一、国外研究 | 第16-20页 |
(一) 语言能力的理论研究 | 第16-18页 |
(二) 英语语音教学的发展 | 第18-19页 |
(三) 第二语言的语音教学理论 | 第19-20页 |
二、国内研究 | 第20-24页 |
(一) 我国英语语音的教学现状 | 第20-22页 |
(二) 我国英语语音教学的对策研究 | 第22-23页 |
(三) 英语语音对中国学生听说能力影响的相关性研究 | 第23-24页 |
三、对已有研究的思考 | 第24-25页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第25-31页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第25-26页 |
(一) 建构主义教学观 | 第25-26页 |
(二) 建构主义对英语语音教学的启示 | 第26页 |
二、学习动机理论 | 第26-28页 |
(一) 学习动机理论概述 | 第26-28页 |
(二) 学习动机理论对英语语音教学的启示 | 第28页 |
三、巴克曼的"交际能力"学说 | 第28-31页 |
(一) "交际能力"学说概述 | 第28-30页 |
(二) 巴克曼的"交际能力"学说对于英语语音教学的启示 | 第30-31页 |
第四章 漳州地区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 | 第31-53页 |
一、语音学习的问卷调查与思考 | 第31-39页 |
(一) 问卷调查的对象选取 | 第31页 |
(二) 问卷调查的实施 | 第31-32页 |
(三) 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32-36页 |
(四) 英语语音的基本学习策略 | 第36-37页 |
(五) 语音学习的城乡比较 | 第37-39页 |
二、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访谈及思考 | 第39-45页 |
(一) 访谈老师的概括 | 第40页 |
(二) 语音语调能力 | 第40页 |
(三) 语音教学观 | 第40-45页 |
三、英语语音测试 | 第45-53页 |
(一) 元音音位特点 | 第46-47页 |
(二) 辅音音位特点 | 第47-49页 |
(三) 音节结构和音位变体 | 第49-5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3-63页 |
一、闽南方言区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现状调查的结论 | 第53-55页 |
(一) 闽南方言区小学生语音学习的现状 | 第53页 |
(二) 闽南方言区小学英语教师语音教学的现状 | 第53-54页 |
(三) 闽南方言与标准英音的差异 | 第54-55页 |
二、建议 | 第55-62页 |
(一) 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语音学习观 | 第55-58页 |
(二) 分析比较闽南方言和英语的发音异同,克服方言对英语发音的影响 | 第58-60页 |
(三) 加强该地区小学教师英语语音的培训 | 第60-62页 |
三、本研究的局限性 | 第62-63页 |
附录 | 第63-68页 |
附录一 漳州地区小学生英语语音学习现状调查 | 第63-65页 |
附录二 漳州地区小学英语教师访谈实录 | 第65-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后记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