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双音节词的AABB重叠式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4页 |
·课题意义 | 第8页 |
·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研究范围及方法 | 第12-14页 |
第2章 AABB重叠式的界定及类型 | 第14-17页 |
·AABB重叠式的界定 | 第14-15页 |
·AABB重叠式的类型 | 第15-17页 |
第3章 AABB重叠式的特征 | 第17-21页 |
·形式特征 | 第17-19页 |
·凝固性 | 第17-18页 |
·还原性 | 第18-19页 |
·表义特征 | 第19-21页 |
·表义一致性 | 第19页 |
·表义多样性 | 第19-21页 |
第4章 AABB重叠式的语法意义及表达功能 | 第21-30页 |
·语法意义的变化 | 第21-27页 |
·数量 | 第21-24页 |
·程度 | 第24-25页 |
·力度 | 第25-26页 |
·时间 | 第26-27页 |
·表达功能的变化 | 第27-30页 |
第5章 AABB重叠式的语法特点 | 第30-44页 |
·名词AABB重叠式的语法特点 | 第30-33页 |
·动词AABB重叠式的语法特点 | 第33-35页 |
·形容词AABB重叠式的语法特点 | 第35-40页 |
·副词AABB重叠式的语法特点 | 第40-42页 |
·拟声词AABB重叠式的语法特点 | 第42-44页 |
第6章 AABB重叠式的生成因素及兴盛原因 | 第44-52页 |
·AABB重叠式的生成因素 | 第44-49页 |
·形容词AABB重叠式的生成因素 | 第44-48页 |
·动词AABB重叠式的生成因素 | 第48-49页 |
·AABB重叠式的兴盛原因 | 第49-52页 |
·历史原因 | 第49-50页 |
·社会原因 | 第50页 |
·类化原因 | 第50-51页 |
·修辞原因 | 第51-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附录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