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跨国公司竞争与联盟策略研究
第1章 概述 | 第1-12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1.2 跨国公司的发展 | 第8-11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第2章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理论基础 | 第12-17页 |
2.1 市场不完全性和垄断优势论 | 第12-13页 |
2.2 内部化理论 | 第13页 |
2.3 产品寿命周期理论 | 第13-14页 |
2.4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第14-17页 |
第3章 跨国经营形式及动因的分析 | 第17-25页 |
3.1 跨国经营的主要形式 | 第17-18页 |
3.2 先发展型与后发展型跨国公司 | 第18-22页 |
3.3 跨国经营的动因分析 | 第22-25页 |
第4章 跨国公司的市场竞争状态分析 | 第25-34页 |
4.1 对竞争者的分析步骤 | 第25-29页 |
4.2 跨国公司的竞争策略 | 第29-34页 |
第5章 协同和联盟的理论探讨 | 第34-48页 |
5.1 协同机制的本质 | 第35-37页 |
5.2 协同机制的形式 | 第37页 |
5.3 纵向协同机理分析 | 第37-41页 |
5.4 有效市场协同模式 | 第41-48页 |
第6章 跨国公司市场风险分析 | 第48-56页 |
6.1 国际企业的性质及其风险类型 | 第48-49页 |
6.2 国际市场的进入风险 | 第49-53页 |
6.3 跨国公司战略联盟存在的风险和成本 | 第53-56页 |
第7章 在华跨国公司的竞争战略 | 第56-68页 |
7.1 联盟型竞争战略分析 | 第56-57页 |
7.2 在华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战略 | 第57-61页 |
7.3 在华跨国公司与国内企业的竞争 | 第61-68页 |
7.3.1 跨国公司对中国企业的影响 | 第62-63页 |
7.3.2 中国企业对跨国公司的战略影响 | 第63-65页 |
7.3.3 战略联盟——双赢的选择 | 第65-66页 |
7.3.4 中外企业“双赢”战略联盟的特征 | 第66-68页 |
第8章 柯达公司在中国竞争和联盟策略分析 | 第68-73页 |
8.1 背景材料 | 第68-69页 |
8.2 中国感光材料行业状况 | 第69-70页 |
8.3 利用外资与发展民族工业 | 第70-71页 |
8.4 柯达的联盟策略 | 第71-73页 |
结论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