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分层线与团队创新绩效:团队冲突的中介作用
中文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4-18页 |
·选题背景 | 第14-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15-16页 |
·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16页 |
·研究目的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8-32页 |
·团队 | 第18-21页 |
·团队概念的提出及发展 | 第18-19页 |
·团队与群体的区别 | 第19页 |
·团队的类型 | 第19-20页 |
·团队多样化 | 第20-21页 |
·分层线 | 第21-24页 |
·分层线的内涵 | 第21-22页 |
·分层线的激活 | 第22页 |
·分层线的推理机制 | 第22-23页 |
·分层线的相关研究 | 第23-24页 |
·团队冲突 | 第24-27页 |
·团队冲突的内涵 | 第24页 |
·团队冲突的类型 | 第24-26页 |
·团队冲突的相关研究 | 第26-27页 |
·团队创新绩效 | 第27-29页 |
·团队创新绩效的内涵 | 第27页 |
·团队创新绩效的测评 | 第27-28页 |
·团队创新绩效的相关研究 | 第28-29页 |
·变量之间的关系 | 第29-32页 |
·性别分层线与团队创新绩效的关系 | 第29-30页 |
·性别分层线与团队冲突的关系 | 第30页 |
·性别分层线、团队冲突和团队创新绩效的关系 | 第30-32页 |
第三章 研究假设与方法 | 第32-38页 |
·研究假设 | 第32-33页 |
·性别分层线与团队创新绩效的关系 | 第32页 |
·性别分层线与团队冲突的关系 | 第32页 |
·性别分层线、团队冲突和团队创新绩效的关系 | 第32-33页 |
·研究方法 | 第33-38页 |
·研究对象 | 第33页 |
·研究设计 | 第33-34页 |
·研究工具 | 第34-35页 |
·实验的预试和正式实验 | 第35-36页 |
·数据处理 | 第36-38页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第38-50页 |
·实验操作的检验 | 第38页 |
·方差分析 | 第38-45页 |
·性别分层线和激活对关系冲突的影响 | 第38-39页 |
·性别分层线和激活对任务冲突的影响 | 第39-40页 |
·性别分层线和激活对过程冲突的影响 | 第40-42页 |
·性别分层线和激活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 | 第42-43页 |
·性别分层线和激活对团队创新能力的影响 | 第43-44页 |
·性别分层线和激活对团队创新行为的影响 | 第44-45页 |
·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 | 第45页 |
·回归分析 | 第45-50页 |
·性别分层线的激活程度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回归分析 | 第45-46页 |
·团队冲突中介作用的回归分析 | 第46-50页 |
第五章 研究讨论 | 第50-56页 |
·性别分层线与团队创新绩效的关系 | 第50-52页 |
·性别分层线与团队冲突的关系 | 第52-53页 |
·性别分层线、团队冲突以及团队创新绩效的关系 | 第53-56页 |
·团队冲突与团队创新绩效的关系 | 第53-54页 |
·团队冲突的中介作用 | 第54-56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第56-60页 |
·研究结论 | 第56页 |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56-57页 |
·研究的展望 | 第57-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附录 | 第66-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70-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