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法论文--近代、现代语法论文

“见”的语法化及相关问题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一、绪论第10-14页
 1、研究范围、动机和方法第10-11页
 2、争议的焦点及前人的研究第11-14页
二、被动句的界定第14-17页
 1、被动句的原型及其句式义第14页
 2、我们的看法第14-17页
三、“见”的语法化第17-40页
 1、“见”的语音及其源词的意义第17-18页
   ·语音第17页
   ·源词第17-18页
 2、动词“见”的义位分析及其演化关系第18-38页
   ·见1第18-32页
     ·语法化的前奏—语义的重新调配:“(NP1+)(A+)见1+NP2”类第18-22页
     ·语法化的进行曲—“见1”进入连动式第22-31页
     ·“(NP1/VP1+)ad.+见1(+VP2)”类第31-32页
   ·见2第32-38页
     ·“谒见、拜见”义第32-35页
   ·2“推荐、介绍”义((NP1+)(ad.+)见2+NP2(+于+NP3))第35页
     ·“显现、显露”义第35-38页
 3、见1与见2的关系第38页
 4、动词“见”语法化小结第38-40页
四、被动标记的考察第40-45页
 1、关于被动标记第40页
 2、被动标记的级差对立现象第40-42页
   ·弱标记“于”第40-41页
   ·准标记“为”第41-42页
   ·强标记“见”第42页
 3、被动标记的类型学考察第42-45页
   ·现代汉语的被动标记考察第42-43页
   ·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的被动标记考察第43页
   ·跨语言的被动标记考察第43-45页
五、结语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致谢第49-5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2反式调节基因NS2TP启动子结合蛋白的研究
下一篇:国际服务贸易壁垒的经济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