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s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前言 | 第9-12页 |
第一章 服务贸易壁垒的界定与分类 | 第12-17页 |
第一节 服务贸易壁垒的界定 | 第12-14页 |
一、《服务贸易总协定》对服务贸易壁垒的界定 | 第12页 |
二、国内外学者对服务贸易壁垒的界定 | 第12-13页 |
三、本文对服务贸易壁垒的界定 | 第13-14页 |
第二节 服务贸易壁垒的分类 | 第14-17页 |
一、“类关税壁垒” | 第14-15页 |
二、“类配额壁垒” | 第15页 |
三、“门槛”壁垒(market-entry costs) | 第15-17页 |
第二章 设置服务贸易壁垒的经济效应 | 第17-30页 |
第一节 理论研究综述 | 第17-18页 |
一、国外的理论研究综述 | 第17-18页 |
二、国内的理论研究综述 | 第18页 |
第二节 服务贸易壁垒的经济效应模型 | 第18-30页 |
一、服务贸易“类关税壁垒”的经济模型 | 第18-25页 |
二、服务行业类配额壁垒的经济模型 | 第25-30页 |
第三章 国民待遇条件下的服务贸易壁垒 | 第30-41页 |
第一节 国民待遇下的服务贸易壁垒 | 第30-37页 |
一、服务贸易壁垒与“固定成本” | 第30-32页 |
二、服务提供商的“市场进入”(market-entry)决策 | 第32-37页 |
第二节 MQS政策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 | 第37-41页 |
一、MQS政策与自由贸易 | 第37-38页 |
二、MQS政策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 | 第38-41页 |
第四章 国际标准“互认” | 第41-48页 |
第一节 国际标准“互认”的动因与进展 | 第41-42页 |
第二节 国际标准“互认”的途径 | 第42-46页 |
一、多边协调 | 第42-44页 |
二、诸边协调 | 第44-45页 |
三、双边协调 | 第45-46页 |
第三节 国际标准“互认”的绩效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