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文学理论论文--文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论文

论计算机技术对文学接受的影响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13页
1. 文学与科学技术第13-19页
   ·文学与科学技术之间关系研究的必要性第13-15页
     ·跨学科研究的要求第13-14页
     ·新型传播媒介和传播形式的出现第14-15页
   ·文学与科学的联系第15-17页
     ·观念的发展第15-16页
     ·共通性第16-17页
   ·科学发现对文学的冲击和渗透第17-19页
     ·科技对文学的影响第17-18页
     ·科技与文学的相互作用第18-19页
2. 文学与计算机的关系第19-25页
   ·计算机的性质分析第19-21页
     ·对人类智力的模拟第19-20页
     ·三次发展浪潮第20-21页
   ·计算机与文学的辩证关系第21-25页
     ·计算机为文学的发展带来思考和挑战第21-23页
     ·计算机为文学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第23-25页
3. 文学接受过程中感官接受方式的革新第25-45页
   ·感官在文学接受过程中的重要性第25-27页
     ·感官是文学接受的窗口和桥梁第25页
     ·视觉、听觉以及其他感官的关系第25-27页
     ·感官比例的历史发展和变化第27页
   ·视觉时代文学接受的利与弊第27-30页
     ·视觉时代文学接受的特点第28页
     ·视觉时代文学接受的局限第28-30页
   ·计算机技术与文学接受的感官释放第30-35页
     ·计算机的三大特征是文学接受走向感官释放的前提第31-33页
     ·计算机时代的文学接受第33-34页
     ·对计算机时代文学接受的理性反思第34-35页
   ·《荷马史诗》——从口语叙事到数字时代第35-45页
     ·口语叙事时期的荷马史诗第36-38页
     ·作为现代史诗的《尤利西斯》第38-41页
     ·荷马史诗在数字时代第41-45页
4. 读者身份的“部落化”进程第45-57页
   ·“部落化”概念分析第45-48页
     ·三次媒介革命第45-47页
     ·全球村与重新部落化第47-48页
   ·印刷时代文学接受的非部落化状态第48-51页
     ·非部落化时期的文学接受第48页
     ·诗歌接受的历史流变第48-51页
   ·计算机技术与“重新部落化”第51-53页
     ·时间和空间第51-52页
     ·读者的身份第52页
     ·整体同步性第52-53页
   ·从勾栏瓦舍到虚拟社区第53-57页
     ·勾栏瓦舍与“说话”第53-54页
     ·虚拟社区与网络文学第54-55页
     ·数字鸿沟——对重新部落化的批判第55-57页
结语 永远的缪斯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致谢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汽车保险杠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虚拟现实建模技术研究及其在汽车驾驶模拟器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