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1页 |
1 引言 | 第11-18页 |
·大蒜的化学成分 | 第11-13页 |
·大蒜中的氨基酸 | 第11页 |
·大蒜中的碳水化合物 | 第11页 |
·大蒜中的酶 | 第11-12页 |
·大蒜中的含硫化合物 | 第12-13页 |
·国内外有关葱属植物变色的研究 | 第13-15页 |
·洋葱泥的红变 | 第13-14页 |
·蒜泥的绿变 | 第14-15页 |
·大蒜绿变的影响因素 | 第15-16页 |
·贮藏温度 | 第16页 |
·大蒜的pH、杀菌温度及杀菌时间 | 第16页 |
·不同的还原剂 | 第16页 |
·油脂处理 | 第16页 |
·食盐 | 第16页 |
·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意义 | 第16-18页 |
·本研究的目的 | 第16-17页 |
·本研究的内容 | 第17页 |
·本研究的意义 | 第17-1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8-21页 |
·试验原料 | 第18页 |
·主要试剂 | 第18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8-19页 |
·试验方法 | 第19-21页 |
·大蒜绿变物质的提取 | 第19-20页 |
·大蒜绿变物质的分离 | 第20页 |
·绿色素稳定性的研究 | 第20-2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1-36页 |
·色素的提取 | 第21-25页 |
·色素最大吸收峰的确定 | 第21-22页 |
·不同有机溶剂对绿变色素提取的影响 | 第22-23页 |
·不同浓度的甲醇溶液对绿变色素提取的影响 | 第23页 |
·最佳浸提条件的选择 | 第23-25页 |
·色素的分离 | 第25-30页 |
·薄层层析法分离绿变色素 | 第25-26页 |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大蒜绿色素 | 第26-30页 |
·大蒜绿色素性质的研究 | 第30-36页 |
·不同pH 值对色素的影响 | 第30-31页 |
·光照对色素的影响 | 第31-32页 |
·温度对色素的影响 | 第32-33页 |
·Na_2SO_3、Vc、H_2O_2 对色素的影响 | 第33-35页 |
·金属离子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第35-36页 |
4 讨论 | 第36-38页 |
·大蒜绿变色素的提取 | 第36页 |
·大蒜绿色素的薄板分离 | 第36页 |
·大蒜绿变色素的液相色谱分离 | 第36-37页 |
·影响大蒜绿色素性质的因素 | 第37页 |
·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37-38页 |
·大蒜绿色素的进一步纯化 | 第37页 |
·大蒜绿变色素的结构鉴定 | 第37页 |
·大蒜绿变机理的研究 | 第37-38页 |
·大蒜绿变现象的控制 | 第38页 |
5 结论 | 第38-40页 |
·大蒜绿色素的提取 | 第38页 |
·大蒜绿色素的分离 | 第38页 |
·薄层层析法分离大蒜绿色素 | 第38页 |
·液相色谱法分离大蒜绿色素 | 第38页 |
·色素的性质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