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欣赏课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高中美术欣赏课分析 | 第9-18页 |
一、对高中美术欣赏课的认识 | 第9-12页 |
(一) 美术作品欣赏的分类 | 第9-10页 |
(二) 高中美术欣赏课程中几种基本的教学形式 | 第10-12页 |
二、高中美术欣赏课程要求 | 第12-14页 |
(一)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内容标准 | 第12-13页 |
(二) 美术欣赏课课程安排和具体内容 | 第13-14页 |
三、高中美术欣赏课的实施现状 | 第14-18页 |
(一) 制约高中美术欣赏课发展的原因 | 第15-17页 |
(二) 各个地区美术欣赏课开展不平衡 | 第17-18页 |
四、开设美术欣赏课的意义 | 第18页 |
第二章 高中生审美心理特点分析 | 第18-26页 |
一、高中生的心理状态 | 第19-20页 |
(一) 认知能力发展 | 第19页 |
(二) 个性的成熟 | 第19-20页 |
(三) 情绪、情感特征 | 第20页 |
(四) 言行特征 | 第20页 |
二、高中生审美特点 | 第20-24页 |
(一) 审美心理及审美能力 | 第21-22页 |
(二) 能感知美术作品的某些形式 | 第22-23页 |
(三) 美术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审美缺失" | 第23-24页 |
三、环境对当代中国高中生审美活动的影响 | 第24-26页 |
(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 第25页 |
(二) 当代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 第25-26页 |
第三章 高中美术欣赏课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 第26-37页 |
一、培养高中生审美能力的意义及作用 | 第27-30页 |
(一) 培养审美能力的意义 | 第27-29页 |
(二) 培养审美能力的作用 | 第29-30页 |
二、教师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关键作用 | 第30-32页 |
(一) 美术欣赏课教学关键看教师 | 第30页 |
(二) 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 第30-32页 |
三、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 第32-37页 |
(一) 启发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 第32-33页 |
(二) 通过多样化的欣赏形式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 第33-35页 |
(三) 对于一件美术作品,多角度引导学生进行欣赏 | 第35页 |
(四) 教师要对学科、教材有整体的把握 | 第35-36页 |
(五) 对美术信息的掌握情况进行反馈和利用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8页 |
结语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