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枣澄清汁的研制及其副产物综合利用
第一章 绪论 | 第1-15页 |
·枣资源情况 | 第9页 |
·红枣的营养成分及保健功能 | 第9-10页 |
·枣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第10-11页 |
·对红枣进行深加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多糖的提取 | 第11页 |
·枣中芦丁的提取 | 第11-12页 |
·枣皮红色素的研究开发 | 第12页 |
·食品、饮料等枣加工产品的开发 | 第12-13页 |
·立题意义 | 第13-14页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红枣浸提制汁工艺研究 | 第15-27页 |
·引言 | 第15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5-19页 |
·实验原料及试剂 | 第15-16页 |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16页 |
·实验方法 | 第16-19页 |
·测定方法 | 第16-19页 |
·红枣浸提制汁的工艺路线 | 第19页 |
·预煮工艺参数的确定 | 第19页 |
·酶解浸提工艺参数的确定 | 第1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9-26页 |
·红枣果肉中各成分含量 | 第19页 |
·预煮工艺对提取率的影响 | 第19-21页 |
·预煮温度的影响 | 第19-20页 |
·料水比的影响 | 第20页 |
·预煮时间的影响 | 第20-21页 |
·酶解浸提工艺对提取率的影响 | 第21-26页 |
·酶种类对提取率的影响 | 第21-23页 |
·酶解浸提温度的影响 | 第23页 |
·酶解浸提时间的影响 | 第23页 |
·pH 值的影响 | 第23-24页 |
·酶解浸提的正交试验结果 | 第24-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红枣汁澄清工艺研究 | 第27-45页 |
·引言 | 第27-28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8-32页 |
·实验原料及试剂 | 第28页 |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28-29页 |
·实验方法 | 第29-32页 |
·测定方法 | 第29-30页 |
·不同澄清方式对枣汁的澄清效果试验 | 第30-31页 |
·澄清汁的稳定性试验 | 第31-3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2-44页 |
·枣汁沉淀物的成分分析结果 | 第32页 |
·不同澄清方法对红枣原汁的澄清效果 | 第32-41页 |
·红枣原汁的透光率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 第32页 |
·自然澄清 | 第32-33页 |
·冷冻澄清 | 第33页 |
·加热絮凝澄清 | 第33-34页 |
·明胶澄清 | 第34-35页 |
·果胶酶澄清 | 第35-36页 |
·PVPP 澄清法 | 第36页 |
·壳聚糖澄清 | 第36-38页 |
·超滤澄清 | 第38-40页 |
·不同澄清方法的比较 | 第40-41页 |
·不同方法所得澄清汁的贮藏稳定性 | 第41-43页 |
·澄清前后枣汁的成分变化 | 第43页 |
·浓缩澄清汁的稳定性 | 第43-44页 |
·本章结论 | 第44-45页 |
第四章 枣皮红色素的提取工艺及其稳定性研究 | 第45-57页 |
·引言 | 第45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5-47页 |
·实验原料及试剂 | 第45-46页 |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46页 |
·实验方法 | 第46-47页 |
·原料预处理 | 第46页 |
·枣皮红色素的提取工艺 | 第46页 |
·提取溶剂的选择 | 第46-47页 |
·提取工艺参数的确定 | 第47页 |
·枣皮红色素的稳定性试验 | 第4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7-56页 |
·枣皮红色素提取工艺的确定 | 第47-52页 |
·提取溶剂的选择 | 第47-48页 |
·单因素试验 | 第48-50页 |
·正交实验 | 第50-52页 |
·枣皮红色素的稳定性 | 第52-56页 |
·枣皮红色素的溶解性 | 第52页 |
·枣皮红色素在不同pH 值下的吸收曲线 | 第52-53页 |
·枣皮红色素的光稳定性 | 第53-54页 |
·枣皮红色素的热稳定性 | 第54页 |
·枣皮红色素的氧化还原稳定性 | 第54-55页 |
·枣皮红色素对金属离子的稳定性 | 第55页 |
·枣皮红色素对食品添加剂的稳定性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低糖红枣果酱的研制 | 第57-64页 |
·引言 | 第57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57-59页 |
·实验原料及试剂 | 第57-58页 |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58页 |
·实验方法 | 第58-59页 |
·果酱风味的调配 | 第58页 |
·果酱的稳定性试验 | 第58-59页 |
·最佳增稠剂(胶凝剂)的添加量确定 | 第5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9-62页 |
·果酱的风味调配 | 第59-60页 |
·不同增稠剂的应用效果 | 第60-61页 |
·CMC 对果酱稳定性的影响 | 第60页 |
·海藻酸钠对果酱稳定性的影响 | 第60-61页 |
·黄原胶对果酱稳定性的影响 | 第61页 |
·低甲氧基果胶对果酱稳定性的影响 | 第61页 |
·低甲氧基果胶添加量的确定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主要结论 | 第64-66页 |
展望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2页 |